[发明专利]一种薄玻璃磨削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3251.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24 | 分类号: | B24B7/24;B24B7/1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轨道 工件运输 工件加工机构 玻璃工件 驱动部件 磨削加工 投入机构 抓取机构 薄玻璃 加工台 工件加工台 加工机构 人力物力 批量化 移动 搬出 减小 加工 运输 驱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玻璃磨削加工装置,包括工件投入机构、工件运输机构、工件加工机构与工件搬出机构。工件投入机构用于将玻璃工件送至工件运输机构。工件运输机构包括抓取机构、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一驱动部件。抓取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轨道上、并能沿着第一输送轨道移动。工件加工机构为两个以上、且设置在第一输送轨道侧部。工件加工机构包括运输加工台、第二输送轨道、第二驱动部件与用于加工玻璃工件的工件加工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运输加工台沿着第二输送轨道移动。本发明多个加工机构共用一个工件运输机构,能实现多个玻璃工件同时加工,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减小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磨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玻璃磨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薄玻璃的方法为:加工前,操作员通过治具将玻璃工件手动固定在玻璃加工台,通过玻璃加工工具对玻璃进行加工。待玻璃工件完成加工后,再手动取出玻璃工件并插放于工件盒中。
然而,熟练的操作员最多可以同时操作四台玻璃加工设备,且玻璃工件良品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玻璃工件在玻璃加工台上固定位置的精准度、操作员操作手势的规范性及操作熟练程度。可见,现有技术中薄玻璃的加工需要通过人工手动配合完成,自动化程度低下,导致玻璃加工的工作效率低下,薄玻璃的良品率难以较好控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薄玻璃磨削加工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玻璃磨削加工装置,包括:工件运输机构,所述工件运输机构包括用于抓取或松开玻璃工件的抓取机构、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抓取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并能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移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抓取机构传动相连;工件加工机构,所述工件加工机构为两个以上,所述工件加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侧部,所述工件加工机构包括运载所述玻璃工件的运输加工台、第二输送轨道、第二驱动部件与工件加工台,所述运输加工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并能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移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运输加工台传动相连,所述工件加工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方、用于对所述运输加工台上的玻璃工件进行加工;及工件投入机构与工件搬出机构,所述工件投入机构用于将玻璃工件送至所述抓取机构,所述工件搬出机构用于将所述玻璃工件从所述抓取机构中搬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件投入机构相配合的第一抓取机构以及与所述工件搬出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抓取机构,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升降机构及用于吸取或松开所述玻璃工件的第一吸盘触手,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吸盘触手传动相连;所述第二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升降机构及用于吸取或松开所述玻璃工件的第二吸盘触手,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吸盘触手传动相连;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且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传动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盘触手具有若干个第一吸附位,若干个所述第一吸附位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吸附位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连接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所述第二气管与真空泵相连;所述第二吸盘触手具有若干个第二吸附位,若干个所述第二吸附位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吸附位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吸盘连接第三气管与第四气管,所述第三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所述第四气管与真空泵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投入机构与所述工件搬出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同一端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3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支撑刷辊除薄板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深孔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