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纵向动态滑动的骨折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4114.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0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纪玉清;江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玉清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动态 滑动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医疗器械,更详细讲是骨科手术用内置固定器械,可纵向动态滑动加压或 延伸调节,用于骨折复位、固定、康复的可纵向动态滑动的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动物体骨折、骨裂、骨断后需要先将骨折部位复位、再置入内置钢板 固定或外置夹板固定,经过一段时间愈合生长期后,再将内置钢板或外置夹板的固定件卸掉; 传统的内置钢板为一整块设计,是将钢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骨骼上,使钢板与骨骼成一整体, 各方向均无法活动,同时将骨折愈合过程中所需的纵向应力也一并阻挡,从而导致了很多不 利后果:在成人,骨折断端面得不到微动,愈合时间延长,甚至骨折不愈合,需再次手术治 疗,且钢板在体内留置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在发育期的青少年,骨折固定 期内,骨骼发育受到钢板的束缚和抑制,引起双侧肢体不等长等终生残疾。
目前的基础研究表明,骨折修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进程,为保证修复进程的顺利 进行,骨折的内置固定物,需要给予提供良好的生理力学环境。现有的内置固定物是将骨折 复位后,通过螺钉将骨折与内固定物(钢板、髓内钉等)固定为一个整体,缺点在于同时将 纵向活动也一并阻挡,从而无法随骨骼愈合过程进行动态的加压或延伸调节。根据目前的基 础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的固定模式主要问题有:
1、无法持续加压骨折断端:目前的内固定物,为静态固定,即将骨折复位固定后,骨骼 与内固定物结成为一个无法活动整体,无法通过患者站立或纵向叩击肢体产生持续的断端加 压,而骨折复位过程中存留的断端间隙,以及骨折修复早期断端骨吸收而造成的断端间隙都 将无法消除,从而产生断端的分离,骨传导中断,影响骨折愈合。
2、应力遮挡:由于内固定物为整体固定,且过于坚硬,遮挡了骨折端的应力刺激,使骨 折折愈合或骨的生长缺乏应力刺激而导致骨重建延迟,骨折断端愈合处力学性能不足,临床 上出现内固定拆除后易发生二次骨折等严重问题。
3、无法将纵向的机械应力传导至骨折端:目前研究表明纵向的机械刺激能诱导骨折愈合, 是一种有效的无侵入性的辅助加强骨折愈合的方式。而现有的内固定材料,均对纵向的机械 应力传导产生遮挡,致使肢体的机械应力无法传导至骨折端,致使“纵向的机械刺激能够促 进骨折愈合”这一为学术界广泛认可的理论停留于基础研究的层面,未转化至临床中应用。 在置入髓内针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中,多数学者首选将锁定钉去除的处理办法,以传导 纵向应力促进骨折愈合,但这样就无法兼顾骨折所需的抗旋转固定,会导致骨折发生旋转, 引起肢体发生旋转畸形愈合,造成患者残疾。
4、骨折端缺乏微动:研究表明骨折断端细微运动即微动(micromovement)可以促进骨痂 的形成和钙化,促使PGE2释放量增加,诱导局部间叶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增加其代 谢活性,促进了骨折愈合。现有的内固定物为静态固定,无法为骨折端提供微动,影响骨折 愈合。
5、无法随骨骼生长而延伸: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内固定在维持骨 折同时,不应限制骨骼的纵向生长,否则可能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生长抑制,引起患者双侧 肢体发育不等长,现有的内固定物无法兼顾此类患者的需求。
目前的骨折固定模式满足不了患者治疗和手术的使用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既 可有效固定骨折部位,又能助于骨骼愈合、生长需要,实现动态的加压或延伸调节的骨折固 定模式来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以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玉清,未经纪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4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股骨远端前内侧植入骨板
- 下一篇:双腔针取卵的卵泡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