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5686.2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奇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因其具有绿色环保、轻便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大部分人短途出行的首 选交通工具。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观光 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购物车、电动滑板车等等。
电动车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四大部件之一,在电动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控制器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款电动车的品质。控制器是电动车的 核心中枢,需要与各个外部及辅助设备相互连接,如与电机部分的连接和与显 示部分的连接等等,而散热器是控制器中必备部件,一方面可以起到散热作用, 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保护内部电子器件和线路板的作用。
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结构上通常采用空腔式的金属外壳密封的形式,信号 的输出采用引线输出方式。空腔式的外壳结构,功率管散热时集中在较窄的一 面,当在恶劣的工况下功率管急剧升温热量很难快速散发,易造成功率管过热 损坏;而引线输出的方式,因功能线的接插连接器较多,造成整车装配时繁琐, 排查故障难等情况。
为此,如何提高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 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器、与所 述散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散热器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 散热器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集成电路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体部 以及沿所述壳体部四周延伸的侧壁,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多个沿所述散热 板朝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突出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以及沿所述散 热板两侧边朝向所述侧壁一侧弯折延伸并靠近两相对所述侧壁外侧的延伸壁, 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两相对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包括贴设有功率管并贴合于散热板上的功率 板、与所述功率板电性连接且相互层叠设置的控制板以及固定安装且电性连接 于所述控制板或者所述功率板上的电容器,所述功率板位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 控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还包括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上以连接 至电机的第一接线柱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控制板且连接至电源的第 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控制板的焊盘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功率板上以分别支撑 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金属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设有多个供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伸出 至所述收容空间外的导通孔,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扣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壳 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导通孔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 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导通孔非轴向相 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于与所述电容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壳体部 裸露的缺口,所述第二接线柱位于所述电容器两侧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缺口两侧 的导通孔与所述外部线缆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散热鳍片的两相对表面呈波纹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延伸壁由一体成型而制成, 所述延伸壁包括贴近所述侧壁的内延伸壁以及与所述内延伸壁间隔设置的外延 伸壁,所述内延伸壁与所述外延伸壁相面对的表面呈波纹状设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电动车控制器利用所述散热板固 定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并且该散热板与所述壳体相对设置以共同形成所述电动车 控制器的外壳结构,增加了所述集成电路结构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并利用贴合设置有所述集成电路结构的散热板与散热鳍片一体设置以改善散热 效果,使得所述集成电路结构产生的热量能经所述散热板迅速传递至所述散热 鳍片上而得以散发,散热效果更加明显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过在所述侧 壁外侧设置延伸臂以对所述集成电路结构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有效地增大了 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5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