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正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3604.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俭;徐鹏强;吴刚;令狐延;赵勇;王丰娟;朱九洲;张华刚;吴京;林力勋;何永安;李杰;房海;魏艳辉;陈志鹏;白蓉;刁川;宋金涛;王维奇;李莉;姜岚;陆红娜;陈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20 | 分类号: | E04B1/20;E04B1/2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尉金洪;李江 |
地址: | 2612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凝土 正交 空间 网格 盒式 筒中筒 结构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与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整体式混 凝土正交正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及制作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主要 是针对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如框架、框.剪、框.筒等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混凝土框 架.核芯筒结构,其中央核芯筒剪力墙现场浇制,周边框架柱、梁、次梁及板为预制装配式, 它由下到上,一层又一层将预制柱、梁在节点处设制后浇区,将钢筋连接后二次浇制混凝土 形成整体。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周边的框架梁和柱,往往是肥梁胖柱,轻者几吨,重者十 几吨,并均为单根,运输、安装、制作难度大,对于超高层建筑采用传统结构体系进行装配整 体式施工,很难降低工程造价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正交正放空 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及制作方法,采用该结构后及方法后,实现了以下目的:
1、建筑物实现单元化拼装。
2、减少后浇混凝土工程量。
3、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4、降低工程造价。
5、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文明施工。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正放空间网 格盒式筒中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空腹楼盖的网格与竖向网格式框架的网格相等,且彼 此在交汇处刚性连接;
横向空腹楼盖与竖向网格式框架单元化预制后,再分层安装。
一种优化方案,楼盖与中央的钢筋混凝土核芯筒周边剪力墙,在空腹楼盖位置为 刚性连接。
进一步地,楼盖与中央核芯筒剪力墙及与竖向网格式框架分别两两刚性连接成网 格式盒式结构。
进一步地,网格式盒式结构与中央混凝土核心筒组成正交正放盒式筒中筒结构。
基于以上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正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该装配式混凝土正交 正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将竖向网格式框架和横向空腹网格楼盖分别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然后预制成拼装单 元,再在施工现场分层安装。
进一步地,预制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85%。
进一步地,在现场由下向上分层浇制中央混凝土核芯筒;
混凝土核芯筒内设置塔吊,作拼装单元吊装、安装使用。
进一步地,核芯筒施工2-3层后,先将周边竖向网格式框架拼装单元进行安装,每 一层网格框架柱在楼盖标高均预制45°拼装悬臂短梁,在此处与楼盖45°夹角空腹梁拼接, 墙架安装时设置安装架;
每一层周边网格式框架安装就位后,分层安装混凝土空腹网格预制单元,塔吊吊装就 位后,设置支撑架在每一节位置支撑就位。
进一步地,在方形网格空腹楼盖支托处,安放四点支承钢筋桁架楼承板,仅在拼接 位置设置模板。
进一步地,在节点位置剪力键纵筋及上弦上部钢筋均穿入预留箍筋内,再在网格 四角支托位置搁置钢筋桁架楼承板,再将空腹梁上弦上部纵向钢筋设置预留箍筋内,拼装 单元与拼装单元之间上、下弦杆拼接位置纵向钢筋连接,当上、下弦拼接位置模板安装后, 拼接处及楼承板处一次性后浇高一级混凝土,空腹网格单元与楼承板二次浇制混凝土后形 成楼盖整体,中部留出水平管线铺设的夹层,当竖向与横向混凝土网格拼接位置后浇混凝 土养护完成,即形成混凝土正交正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建筑结构的横向正交正放空腹楼盖的网格与竖向网格式框架网格相等,且彼 此在交汇处刚性连接,形成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的力学模型,从而使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和 抗侧刚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实现将横向空腹楼盖与竖向网格式框架单元化预制后,再 分层安装。
2、由于预制单元网格化后,构件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单元覆盖面积大,拼装节点 后浇注混凝土量占总量的5%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3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