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S1D大豆油压榨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8175.8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1d 豆油 压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S1D大豆油压榨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油来源于大豆种子,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食用油脂之一。目前 国内外油脂厂生产的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的精炼大豆油,其产品色 泽为淡黄色,但在储存、运输和消费过程中,脱臭的精炼大豆油颜色会产生 不断加深现象,即所谓的油脂回色现象。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两种方式下生 产的油脂都会发生回色现象,尤其以物理精炼最为严重,包括从国外引进的 精炼生产线,生产的油脂也会发生回色现象。大豆油发生回色的程度因内在 因素及外在条件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少则数小时,长则半年左右,颜 色即达到回色的最高程度,并且精炼大豆油发生回色现象比其他食用油脂更 加明显。
近年来,国内大豆消费量持续增加,主要是油脂生产量增加较快。据美 国农业部2011年1月11日公布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 油产量将同比增加8.05%,消费量将同比增加9.17%,均创出历史新高,而 且大豆油产量增幅不及消费量增幅。大豆油不仅产量巨大,而且营养价值很 高,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较好,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还含 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 油。
油脂中磷脂的残留量过高情况下,在高温脱臭工段,磷脂的热稳定性差, 易发生热聚焦化,变成棕褐色物质,生产实践表明,油脂中磷含量达到 5mg/kg以上时,回色速率明显加快。虽然磷脂含量指标并没有被列在大豆 油国家质量标准之内,但残留磷脂对色拉油的品质、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影 响,如煎炸食品时油脂颜色很快变深变黑,油炸食品的外观质量和口感会大 大下降。所以有必要在脱胶工段,将油脂中的磷脂尽量脱除干净,然后在脱 酸、脱色过程进一步脱除,获得残磷量较少的油脂,从而延长油脂的回色时 间。
油脂在真空脱臭过程中,经高温处理后,生育酚等天然抗氧化剂受到不 同程度破坏分解,致使成品油的稳定性降低。油脂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 氧气、温度、光线等影响,生育酚发生部分氧化,生成生育酚氧化物促使红 色及黄色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因生育酚氧化成苯并二氢吡喃-5,6-醌所致, 为一种深红色物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S1D大豆油压榨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大豆油的回 色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6S1D大 豆油压榨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6S1D大豆油压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粉碎;
(2)压榨,压榨温度为35-55℃;
(3)加入毛油质量2-8wt%的酸液至压榨得到的毛油中,搅拌25-35min;
(4)沉淀;
(5)过滤。
所述步骤(3)的酸液为柠檬酸、乳酸和酒石酸的水溶液,其中柠檬酸的 浓度为0.015-0.035wt%,乳酸的浓度为0.015-0.035wt%,酒石酸的浓度为 0.015-0.035wt%。
所述步骤(5)得到的大豆油先依次用20、40、60、100目滤布进行初过 滤,然后使用板框过滤机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采用180目的滤布,控制压 力为0.2-0.4Mpa。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柠檬酸,CAS号:77-92-9。
酒石酸,CAS号:526-83-0。
乳酸,CAS号:50-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蜡烛自动分离点花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释放性良好的合成液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