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油罐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5686.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郎需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D1/02 | 分类号: | F25D1/02;A62C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罐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油罐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油罐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当储油罐所在的罐区发生火灾时,就要对储油罐的罐壁进行冷却处理。管壁冷却 处理一般采用对管壁喷淋冷水的方式,即利用多个水喷头向罐壁表面进行冷却水喷淋以降低 罐壁温度,同时依靠喷淋水形成的水幕或水膜隔离热辐射,防止高温引发储油罐发生火灾或 者爆炸事故。但是,在实际冷却中,罐壁的喷淋水在罐壁表面停留时间很短,大量的冷却水 沿罐壁迅速流失或被热气流吹散,流失的冷却水并未得到有效的吸收罐壁热量。据试验测试 结果显示,仅20%左右的冷却水参与了罐壁冷却,冷却水利用率非常低,低利用率致使冷却 水供给系统必须大量的供给冷却水才能满足罐壁冷却需要,这造成了消防泵工作载荷大,罐 区消防水储存量要求很高,否则难以满足火场的罐壁冷却。其次,在对管壁喷淋冷却过程中, 喷头往往因为锈渣堵塞,造成局部罐壁没有冷却喷淋保护,形成了冷却盲区,造成局部温度 过高,使得罐壁失效。另外,罐壁大量冷却水的喷淋造成了储罐周围积水严重,这些积水容 易造成事故溢出污物扩散,污染其他区域,也对现场灭火作业造成了困难。在事故结束后, 现场的污水处理量也会非常大,尤其在大型储罐灭火后,现场的污水多数是冷却水,这些冷 却水都被泡沫液灭火剂污染,变成了污水,极大的增大了污水处理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油罐冷却系统以解决提高冷却水利用率、消除储油罐管壁 冷却盲区和减少罐区事故现场的冷却水积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油罐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储水单元、进水单元、冷却单元、温度检测 单元和出水单元,进水单元包括水泵、进水管和与进水管连接的进水阀,冷却单元包括设置 于储油罐罐体外表面上的持水腔、开设于持水腔底部的进水管口和开设于持水腔顶部的出水 管口,出水单元包括第一出水管和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的第一出水阀,第一储水单元依次经水 泵、进水管与进水管口连接,第一储水单元还经第一出水管与出水管口连接,温度检测单元 设置于出水管口处。
进一步的,在第一储水单元和第一出水阀之间的第一出水管连接有第二出水阀,出水单 元还包括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的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出水阀与第二出水阀 之间的位置,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储水单元,第二出水管连接有第三出水阀。
进一步的,持水腔内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口,输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 管口,输水管上连接有输水支管,输水支管上开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的,输水支管对称布置于输水管的两侧。
进一步的,输水支管为多根,多根输水支管之间平行等距排列。
进一步的,持水腔包括第一持水腔和第二持水腔,第一持水腔和第二持水腔对称布置于 储油罐罐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第一储水单元还包括冷却水添加口。
进一步的,冷却水添加口处设置有冷却水添加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信号连接进水阀、第一出水阀、第二出水阀、第 三出水阀、冷却水添加阀和温度检测单元。
进一步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储油罐冷却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本发明的储油罐冷却系统,储油罐罐壁冷却进行量化控制,大幅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 进入持水腔的冷却水100%的参与罐壁冷却,降低了冷却水的消耗量。
2、本发明的储油罐冷却系统,储油罐罐壁冷却效果大大提高,消除了罐壁冷却盲区,实 现了罐壁均匀冷却。
3、本发明的储油罐冷却系统,完全消除了罐区事故现场的冷却水积水,降低了水体污染 的风险。
4、本发明的储油罐冷却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储油罐冷却系统,实现了储油罐冷却的日常 智能管理和应对事故的快速、智能反应。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储油罐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