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鸭胆汁直接制备鹅去氧胆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6874.1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宇;周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汁 直接 制备 鹅去氧 胆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鹅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鸭胆汁直接制备鹅去 氧胆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简称CDCA),是一种天然的胆酸, 是1848年首次从鹅胆汁中提取得到的。鹅去氧胆酸具有溶解胆结石的能力和其 他药学功能,是治疗胆结石的天然良药,同时又是合成熊去氧胆酸和其他甾体 化合物的原料。
由于鹅去氧胆酸是鸡、鸭与鹅等家禽胆汁的主要成分,其可直接从禽类的 胆汁中提取而来。但是受技术限制,目前市场上的鹅去氧胆酸产品基本是从鸡 胆汁中提取得到的。鹅的饲养数量较少,难以应用其胆汁作提取鹅去氧胆酸的 原料。鸭的饲养量巨大,与鸡胆汁的组成成分相比,鸭胆汁的成分较复杂,不 能应用从鸡胆汁中提取鹅去氧胆酸的方法提取鸭胆汁中的鹅去氧胆酸。
到目前为止,传统的从鸡、鸭与鹅等的胆汁中提取鹅去氧胆酸工艺包括胆 汁皂化、酸化、除醇不溶物、除脂、生成钡盐、脱钡等步骤,工艺过程复杂, 收率低,产业化应用困难。或者采用钙盐沉淀法,沉淀速度慢,效率低,且双 氧水及活性炭脱色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鸭胆汁直接制备鹅去 氧胆酸的方法。该方法直接用鸭胆汁皂化、酸化、除脂后,经甲酯化、乙酰化 并加氢还原反应,再皂化、干燥、结晶得到鹅去氧胆酸。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 术来说步骤简化并且成本较低,得到的鹅去氧胆酸纯度高,适于产业化应用。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鸭胆汁直接制备鹅去氧胆酸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Ⅰ,胆汁酸粗品的提取
取新鲜鸭胆汁,皂化、盐酸调节pH至2~3酸化沉淀,得到黑色膏状物; 然后向黑色膏状物中加入甲醇溶解,再加入石油醚除脂,在70℃以下真空浓缩 甲醇层得到所述胆汁酸粗品;
Ⅱ,鹅去氧胆酸的制备
将步骤Ⅰ得到的胆汁酸粗品经甲酯化、乙酰化得到产物A,产物A经加氢 还原反应后,再皂化、用盐酸调节pH值为2~3,过滤、干燥得到鹅去氧胆酸 粗品;最后将得到的鹅去氧胆酸粗品用氯仿结晶精制得到鹅去氧胆酸。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Ⅰ,所述的皂化是向新鲜鸭胆汁 加入其质量0.3~0.4倍的氢氧化钠后,密封升温至110~125℃,搅拌反应12~ 13h;在步骤Ⅱ中,所述皂化是指向经加氢还原反应的产物A加入其质量0.9~ 1.1倍量的水和0.3~0.4倍的氢氧化钠后,密封升温至110~125℃,搅拌12~ 13h。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Ⅰ中,所述加入甲醇溶解是指加 入所述黑色膏状物质量3~4倍的甲醇后,加热到50℃并搅拌至完全溶解。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Ⅰ中,加入石油醚除脂的过程重 复2~3次。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Ⅱ中,所述甲酯化是指向胆汁酸 粗品中加入2~3倍质量的无水甲醇常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胆汁酸粗 品质量0.11~0.13倍的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常温下甲酯化反应3.8~4.2h,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6~8,终止甲酯化反应,并过滤,在70℃以下真 空浓缩滤液,得到胆汁酸甲酯化物。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Ⅱ中,所述乙酰化是向胆汁酸甲 酯化物中加入其质量1.4~1.6倍的醋酸酐,然后升温至140℃乙酰化反应4~5h 后,在120℃下真空浓缩得到所述产物A。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Ⅱ中,所述加氢还原反应是向产 物A中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溶解,然后加入产物A质量0.15~0.25倍的硼氢 化钠,加热回流反应4~5h后,浓缩乙醇层。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Ⅱ中,所述干燥是在60℃下干燥 至干燥失重≤3%。
下面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