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4819.4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敬;李丽宁;刘新宝;王建元;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13 | 分类号: | B41J3/413;B4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标识 牌打标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标工装,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的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的制动梁标识牌需要在其上刻打特定的标识。目前,通常是将标识牌固定在打标工作台面上,以工作台面为定位基准,使用钢印和手锤,通过手工给标识牌打标。手动打标容易导致钢印尾部由于锤子的反复敲击而开裂或变形,钢印耗费率高;同时,手工打标的字符排列不整齐,且字印深度不一致,甚至有时字符不清晰;另外,手工打标的劳动强度高,对一件标识牌打标平均需要一分钟,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可以一次放置多件制动梁标识牌,与自动打标机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制动梁标识牌的连续、快速打标,且字符刻打清晰、排列整齐,操作简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其特征在于,该打标工装包括:一由底板和垂直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侧板组成的支架,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驱动装置,一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正上方的两所述侧板之间并与两所述侧板固定连接的缸体,和一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活动端上的滑动块;其中,所述缸体开设有一贯穿所述缸体的顶端和底端的通孔,所述缸体的顶端呈台阶状,台阶与所述通孔的相交处形成用于上下料的缺口,在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缸体顶端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圈凸缘;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滑动块的顶端与所述通孔一起形成制动梁标识牌的容置空间,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动块相对于所述缸体上下运动。
所述滑动块和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制动梁标识牌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
所述驱动装置是一气缸,所述气缸缸径为50mm,行程35mm;采用拉阀开关控制所述气缸运动部分的上下动作。
所述缸体与两所述侧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与自动打标机结合使用,适用于大量标识牌的批量化打标。2、本发明的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结构简单,加工需要的精度低,制作成本低,故障率低,几乎无需维护即可长期使用。3、本发明的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一次可放置多件标识牌,节省上料时间,一件标识牌打标只需10秒钟,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制动梁标识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制动梁标识牌打标工装,其包括一支架1、一驱动装置2、一缸体3和一滑动块4;其中,支架1包括一底板11和垂直平行设置在底板11上的两侧板12;驱动装置2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且位于两侧板12之间;缸体3设置在驱动装置2正上方的两侧板12之间并与两侧板12固定连接,缸体3开设有一贯穿缸体3的顶端和底端的通孔31,缸体3的顶端呈台阶状,台阶与通孔31的相交处形成用于上下料的缺口32,在通孔31位于缸体3的顶端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圈凸缘33,用于夹紧制动梁标识牌5;滑动块4滑动设置在通孔31内,滑动块4的顶端与通孔31一起形成制动梁标识牌5的容置空间,且滑动块4和通孔31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制动梁标识牌5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滑动块4的底端与驱动装置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2可以驱动滑动块4相对于缸体3上下运动。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是一气缸,气缸缸径为50mm,行程35mm,采用拉阀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气缸运动部分的上下动作;气缸小巧轻便,可满足使用需求。
上述实施例中,缸体3与两侧板12之间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打标时以制动梁标识牌5的上平面进行定位,以保证标识刻打清晰一致,避免以标识牌下平面定位可能导致的标识刻打不清晰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4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边缘场切换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阵列基板
- 下一篇:汽车继电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