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1639.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公权;金具涛;姜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非铂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这种非铂催化剂具有三层结构的核壳结构,其核为Fe,Co,Ni金属纳米粒子或者它们的合金;中间层为碳包覆层;外层为剥离的石墨烯纳米片层。非铂催化剂金属核尺寸在1‑50纳米;中间的碳包覆层为纳米管结构,纳米管的尺寸在2‑100纳米;外层剥离的石墨烯纳米片层同中间的石墨包覆层共价键结合,剥离层表面掺杂有N,O等掺杂元素,这些掺杂元素的浓度在0.5%‑20%之间;这种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电催化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一种非铂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非铂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然而,受电池高成本因素限制,其商业化进程缓慢。昂贵的铂金催化剂是制约燃料电池成本降低的主要因素。发展低铂和非铂催化剂已经成为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课题。
最近,铁基氧还原催化剂受到很大的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铁基催化剂中形成的氮稳定的单原子铁为活性中心。然而,这种催化剂在催化氧还原过程表现并不稳定,尤其是在酸性环境中。铁的流失和碳的氧化是造成铁基氧还原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一些课题组发现,碳包裹的铁在催化氧还原过程中也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铁的电子能够穿透碳的包裹,在外层催化氧的还原反应。然而,随着包裹的碳层厚度的增加,由于电子穿透效应减弱,催化效果就会明显变差。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设计方案,催化剂由三层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内部为铁,钴和镍纳米颗粒,中间为碳包裹层,外边为被剥离的碳层。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内部的铁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中间层调控外边剥离碳层的电子结构,同时受到中间完好碳层的保护,能够稳定的存在于酸性介质中。中间的碳层还可以有效的传导电子。这种催化剂的结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同时改善了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是一种优良的氧还原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铁基非铂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三层结构:内部为铁,钴和镍等纳米颗粒,中间为碳包裹层,外边为被剥离的碳层。
一种氧还原催化剂,催化剂具有三层结构的核壳结构,其核为Fe,Co,Ni金属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合金的纳米粒子;中间层为碳包覆层;外层为剥离的石墨烯纳米片层;纳米粒子外依次包裹中间层和外层。
所述核直径在1-50纳米;所述外层与中间层共价键结合。
所述中间的碳包覆层为纳米管结构,纳米管的直径在2-100纳米。
所述外层表面掺杂有N,O中的一种或二种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5%-20%之间。
所述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铵盐,可溶性碳源,Fe、Co、Ni金属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可溶性盐按照比例于溶剂中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待金属盐充分和铵盐络合后,将混合物旋转蒸发干燥,得到铵盐,碳源和金属盐的的混合物;
b.于惰性气体保护下对步骤a所得混合物进行高温处理得到碳包覆的金属纳米颗粒;
c.将步骤b所得碳包覆纳米颗粒,置于一定比例混合的硫酸、磷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溶液中,冰浴条件下氧化后,过滤,烘干后于氨气气氛中处理,即得所述三层结构的核壳催化剂。
步骤a所述可溶性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铵盐为三聚氰胺,腈胺或者尿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Fe、Co、Ni金属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可溶性盐为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铁、硝酸钴、硝酸镍、硝酸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铁、醋酸、钴、醋酸镍、醋酸铁、柠檬酸钴,柠檬酸镍、柠檬酸铁、硫酸亚铁铵、硫酸亚钴铵、硫酸亚镍铵、氟化钴、氟化镍、氟化铁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1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