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混成制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46126.2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5456390A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发明(设计)人: 夏修菲 申请(专利权)人: 夏修菲
主分类号: A61K36/71 分类号: A61K36/71;A61P9/00;A61P9/12;A61K35/64;A61K35/62;A61K31/70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408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心血管 内科 临床 混成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混成制 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 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研究预测,今后10年我国中年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男 性将增加42%女性将增加13%,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将增加26%,女性将增加 19%,2003年,中国心血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301.17亿元,占同期中国医疗总 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2.65%和19.74%;排在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高 血压(366.03亿元)、冠心病(264.33亿元)、脑梗死(237.32亿元),占同期中 国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6.37%、4.60%、4.13%,而现阶段治疗心脑血管疾 病的主要手段是西药和西医手术,西药和西医手术能迅速、有效的遏制病情,但 存在毒副作用强、病情反复甚至更加严重、治标不治本、价格昂贵、有后遗症或 并发症等诸多问题;

中药具有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长期服用疗效显著等独特优势;但存在加 工工艺原始,治疗起效相对缓慢,药效成分难以定量,味道苦涩难以长时间服用 等缺陷;究其原因,首先很难确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提取出多少,熬制的中 药材有效成分往往包裹在细胞壁内,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木质素等物质构成的致密结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必须克服细胞壁及 细胞间质的双重阻力;其次无法控制再消化和分解的过程,因为患者服用的汤剂 或者中成药,都不是直接进入血液发挥药物效果,而是通过人体肠胃系统进行再 消化和分解,才能转化为最终起作用的有效成分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中药发酵技术克服了传统中药的缺陷,使中药具有可完全被人体吸收利用、 疗效快、药效高、无毒副作用、中药口味可调等优点,是对传统中药产业的革命; 早在四千年前古人即已将微生物发酵法应用到中药泡制中,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均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如霉菌、酵母等)固体发酵后形成的药物,由于自然 界中的微生物不可控,导致此项技术没有更好的深入发展。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 术的发展,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改变中药原有药性,提高疗效,去除毒副作用被 再次广泛提出,使中药发酵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热点;

将微生物中药发酵技术应用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配方中,制造出具有 吸收快、疗效高、见效快、无反复、价格低廉、口味甘甜、便于存放、食用方便 且服用后无后遗症或并发症的中药成品尚未见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有吸收快、疗效 高、见效快、无反复、价格低廉、口味甘甜、便于存放、食用方便且服用后无后 遗症或并发症的中药配方及成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 混成制剂及制备方法,制成所述制剂有效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当归200~260份、川穹220~260份、红花200~250份、丹参230~250 份、西洋参200~260份、三七220~260份、牡丹皮200~250份、地龙230~ 250份、水蛭230~25份、芒虫230~250份;

还包括适量的白糖、拜尔结合酵母菌。

制成所述制剂有效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当归250份、川穹250份、红花250份、丹参250份、西洋参250份、三 七250份、牡丹皮250份、地龙250份、水蛭250份、芒虫250份;

还包括适量白糖、拜尔结合酵母菌。

所述混成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所述中药组分,筛选去杂质,加入4~6倍量的水,浸泡2~3小 时后,加热煮沸,持续30~40分钟,得煮液;

2)将步骤1)所得的煮液冷却至25~30℃,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3)将步骤2)所得滤液按1∶8~1∶10的重量比加入白糖,混合并搅拌均 匀后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浇淋到培养基中,再按18:1~24:1的重量比加入拜 尔结合酵母菌,设定温度28~35℃,湿度控制在25%~30%,静置培养168~ 240小时,得到本发明口服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修菲,未经夏修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6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