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6620.4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司丹丹;张玉瑶;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杨洪龙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污泥 厌氧干 发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双螺旋带搅拌器和螺旋绞龙,所述发酵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横贯所述发酵罐体且靠近所述进泥口,所述螺旋绞龙横贯所述发酵罐体且靠近所述出泥口,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在所述螺旋绞龙上方,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用于促进污泥的传热传质,加快发酵罐体内气体的逸出,所述螺旋绞龙用于搅动发酵罐体下部的污泥,并在发酵罐体排污泥时把污泥推向所述出泥口。本发明可以对脱水污泥进行有效直接干发酵,显著提高产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截止2014年底,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57亿m³/d,然而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导致了大量污泥的产生,估计今年污泥产量将突破3500万t。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包括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厌氧消化。相较而言,污泥厌氧消化更好的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现在在国内外已得到了普遍应用。
污泥的厌氧消化按照污泥含固率又分为湿发酵和干发酵。干发酵是指总固体含量占反应器中物质总量的15%-20%以上的运行方式。相对于湿发酵,干发酵具有有机负荷率高、单位有效容积甲烷产量高、能耗低和产生废物少等优点。目前,我国超过80%的污泥在进行后续的处理处置之前都已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干发酵技术集约处理脱水污泥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也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由于脱水污泥的粘度较大,呈半固体状,脱水污泥干发酵仍存在搅拌困难,发酵过程传质传热不均一,易造成有机酸、氨氮等物质积累,消化周期延长及抑制厌氧微生物活性等缺点,这都可能导致脱水污泥发酵性能的显著下降。目前国内外有关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的研究大多围绕传统的低固体浓度消化工艺(3%-5%)展开,还没有将含固率高达20%的脱水污泥直接用于厌氧消化的工程实例,主要是因为缺乏直接用于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低固体污泥厌氧消化设施存在的容器体积太大、不易搅拌、传热传质困难及单位容积产气量少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以对脱水污泥进行有效直接干发酵,显著提高产气效率。
一种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双螺旋带搅拌器和螺旋绞龙,所述发酵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横贯所述发酵罐体且靠近所述进泥口,所述螺旋绞龙横贯所述发酵罐体且靠近所述出泥口,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在所述螺旋绞龙上方,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用于促进污泥的传热传质,加快发酵罐体内气体的逸出,所述螺旋绞龙用于搅动发酵罐体下部的污泥,并在发酵罐体排污泥时把污泥推向所述出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和所述螺旋绞龙的搅动频率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罐体保温层,所述罐体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的外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加热层,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的内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液箱、液泵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层用于流动液体,所述加热层包括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液箱内,所述液泵用于将所述液箱内经过加热的液体泵入液体入口,液体从所述液体入口流经所述加热层后从液体出口流出回到所述液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气体出口和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带搅拌器的上方,所述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格式内支撑塑料化粪池
- 下一篇:基于超级电容的人工湿地重金属去离子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