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3168.X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仕健;李祥龙;陈东成;彭俊彪;曹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2;H01L51/54;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白光 有机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荧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通过对单晶蒽施加偏电压,人们第一次观察到有机电致发光现象。国际上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大规模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发明了三明治型有机双层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专利US4356429),标志着有机电致发光技术进入了孕育实用化时代。他们原创地构建了一个包含空穴传输层TPD(N,N'-diphenyl-N,N'bis(3-meth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和电子传输层Alq3(tris(8-hyroxyquinolinato)aluminum)的双层器件结构,由于器件结构中同时含有空穴注入/传输层和电子注入/传输层,大大降低了驱动电压,提高了载流子的复合效率,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提高到1%,功率效率达到1.5lm/W,在小于10V的电压下亮度可达到1000cd/m2,使有机发光二极管获得了划时代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全固态、光谱宽(整个可见光区域)、视角宽(达170°以上)、厚度薄(纳米尺度)、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3-10V)、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非常吸引人的优点。另外,有机发光二极管还有自主发光和响应速度快(几十纳秒)的特点。自主发光使显示不再像液晶显示那样需要背光源,快速响应等优点又使有机发光二极管非常适合于动态视频显示。另一个液晶所没有的优点,就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制作出柔性器件,用在可穿戴设备中。同时,自主发光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还使基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图像点可以迅速完全地由亮态转换到暗态,大大提高了显示对比度。在加工方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利用真空蒸镀(Vacuumdeposition)或旋转涂布(Spin-coated)或者卷对卷(Roll-to-Roll)印刷等方法来制备薄膜,且溶液加工的方法使大面积制造工艺较简单,也可使制造成本较为低廉。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在平板显示(flatpaneldisplay,FPD)和固体照明(solidstatelighting,SSL)两个方向上具有极大应用潜力。
1994年,JunjiKido等人第一次报道了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AppliedPhysicsLetters,1994,64:815),揭开了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的序幕。他们使用TPB(1,1',4,4'-tetraphenyl-1,3-butadiene)做蓝光客体、DCM-1((E)-2-(2-(4-(Dimethylamino)styryl)-6-methyl-4H-pyran-4-ylidene)malononitrile)做橙光客体、PVK(poly(N-vinylcarbazole))做主体材料,TAZ(3-(4'-tert-butylphenyl)-4-phenyl-5-(4”-biphenyl)-1,2,4-triazole)做空穴阻挡材料,Alq3做电子注入和传输材料,器件功率效率达到0.83lm/W(10V)。随着研究的深入,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也得到了稳步提高。特别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材料体系中引入磷光材料,使得器件的内量子效率突破了25%的限制,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可达100%。器件效率已从当时的极低水平发展到目前100lm/W的水平,这个效率值已超过荧光灯。随着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SSL也逐渐被许多研究者认同和看好。目前,研究人员从材料创新、器件结构优化以及生产工艺改良等多方面着手,正朝着实现高效大面积照明与显示的目标努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3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