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浆料和正极与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0252.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靖华;徐茶清;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136;H01M4/139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兵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锰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电池 浆料 正极 锂电池 | ||
1.一种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具有LiMnxFe1-x-yMyPO4/C结构,即具有碳包覆LiMnxFe1-x-yMyPO4颗粒结构,其中0<x<1,0≤y<1,M为Co、Ni、Mg、Zn、V和Ti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透气压差PD15在40mBar以下,粉体压缩性CPS15在40%以上;透气压差PD15是指在15Kpa下测试获得的透气压差,粉体压缩性CPS15是指在15Kpa下测试获得的粉体压缩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粉体透气压差PD15在20mBar以下,粉体压缩性CPS15为4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一次粒径小于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一次粒径为20-8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添加的铁源、锰源和任选的M源的一次粒径均在60n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添加的铁源、锰源和任选的M源的一次粒径均为20nm-60n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其中,具有LiMnxFe1-x-yMyPO4/C结构的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中,0.5≤x≤0.8,0≤y≤0.2。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可溶性的锂源、磷源、碳源以及一次粒径均在60nm以下的铁源、锰源和任选的M源;
S2、分别将锂源、磷源和碳源配置形成锂源溶液、磷源溶液和碳源溶液;
S3、将所述铁源、锰源和任选的M源混合形成混合粉末,并在加热分散条件下,将雾化的所述锂源溶液、磷源溶液和碳源溶液与所述混合粉末混合接触,形成干燥的前驱体粉末;
S4、在烧结条件下,烧结处理所述前驱体粉末,形成所述磷酸锰铁锂类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1中提供一次粒径均为20nm-60nm的铁源、锰源和任选的M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2中配置浓度均为0.01mol/ml-1mol/ml的锂源溶液、磷源溶液和碳源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3中加热分散条件包括:在100-300℃,加热分散10-240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3中加热分散的温度为200-25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3中加热分散的时间为30-120min。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3中雾化的锂源溶液、磷源溶液和碳源溶液是在雾化喷枪压力为0.5-2MPa的条件下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S3中雾化的锂源溶液、磷源溶液和碳源溶液是在雾化喷枪压力为0.8-1.2MPa的条件下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02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