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50789.4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仲启亮;孙春香;韩士玉;黄伯超;陈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57/0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张国虹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陆 两栖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特别是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
背景技术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现代局部战争大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两栖作战正在成为一种 经常性的重要作战方式。在两栖作战中利用高机动性机器人执行高危险性的作战任务,成 为各国军事技术专家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研究开发出了大量的陆地 多足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也成功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但这两种机器人在实际运用的 过程中都出现了各自的局限性,如果陆地机器人智能在地面上进行运动,而水下机器人智 能在水下才有较强的运动能力,而在沿海等水陆两栖环境这两种机器人就不能正常作业。 为了开发出环境适应性更强的机器人,各国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仿生两栖机器人。
目前传统的水陆两栖机器人结构形式一般包括前腿部组件、后腿部组件、尾部组 件、控制器、电池组和无线收发器,同时,国内外在水陆两栖机器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得成 绩。不过由于传统两栖机器人在陆地上和水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推进机构,导致两栖机器人 往往机构设计较复杂,适应性差,占用空间大,设计成本高,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解决两栖机器人机构复杂、适应 性差、占用空间大、设计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
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前腿部组件、后腿部组件、尾部组件、控制器、电 池组和无线收发器,还包括:躯体组件、尾部防水波纹管、躯体防水波纹管和浮力控制装置。
所述前腿部组件,包括:右前腿关节、左前腿关节和前腿驱动轴;所述躯体组件,包 括:前躯体壳体、后躯体壳体、前腿驱动舵机、躯体驱动舵机、后腿驱动舵机和躯体扭动关 节;所述后腿部组件,包括:后腿驱动轴、右后腿关节和左后腿关节;所述尾部组件,包括:关 节架A、关节架B、关节架C、关节舵机A、关节舵机B、关节舵机C和尾部支架。尾部防水波纹 管固连在尾部组件上,躯体防水波纹管分别与前躯体壳体、后躯体壳体固连。
前腿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与右前腿关节铰接、左前腿关节铰接,前腿驱动轴的另一 端与前腿驱动舵机通过键连接,前腿驱动舵机置于前躯体壳体上。
后腿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与右后腿关节铰接、左后腿关节铰接,后腿驱动轴的另一 端与后腿驱动舵机通过键连接,后腿驱动舵机置于后躯体壳体上。
躯体驱动舵机置于前躯体壳体上,并与躯体扭动关节一端铰接,躯体扭动关节的 另一端与后躯体壳体铰接。
控制器、电池组和浮力控制装置均置于后躯体壳体上,无线收发器置于前躯体壳 体上。尾部支架与后躯体壳体固连,关节舵机A置于关节架A上并与尾部支架铰接,关节舵机 B置于关节架B上并与关节架A铰接,关节舵机C置于关节架C上并与关节架B铰接。
电池组为机器人的控制器、无线收发器和浮力控制装置供电,控制器通过无线收 发器收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指令后执行运动控制功能。当前腿驱动舵机收到指令转动时, 从而驱动左前腿关节和右前腿关节做抬腿、压腿动作,后腿驱动舵机收到指令转动时,驱动 右后腿关节和左后腿关节做抬腿、压腿动作,躯体驱动舵机收到指令带动躯体扭动关节转 动,实现机器人四足的伸腿、收腿动作。同时,躯体驱动舵机和关节舵机A、关节舵机B、关节 舵机C共同组成了机器人的尾部游动串联关节,实现机器人的水中游动。
本发明将机器人的躯体扭转运动和尾部游动三个关节相结合,实现两栖机器人的 爬行运动和游动,简化了机构复杂度,解决了传统两栖机器人在陆地上和水中分别采用不 同的推进机构导致的两栖机器人机构复杂、适应性差、占用空间大、设计成本高、稳定性差 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前腿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躯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后腿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一种智能水陆两栖机器人尾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0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弹簧与钢板弹簧复合式悬架系统
- 下一篇:位移磁屏蔽式轮胎气压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