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8178.6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2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昂;李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器件 制备 纳米管阵列 工作电极 甲基紫精 对电极 纳米管 修饰 电解液配制 智能变色窗 颜色变化 电解液 电子纸 小分子 显示器 薄膜 封装 侵蚀 制造 | ||
1.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和电解液组成,所述工作电极为ITO玻璃,其表面覆有经甲基紫精修饰的ZnO纳米管阵列,所述对电极为ITO玻璃或表面覆有NiO薄膜的ITO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包括工作电极制备、对电极制备、电解液配制和电致变色器件封装,
工作电极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ITO玻璃依次放入异丙醇、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超声,洗净后用吹风机吹干,将无水乙醇、二水合乙酸锌和乙醇胺的混合溶液旋涂在ITO玻璃表面,制备得到ZnO种子层;
步骤2,将表面覆有ZnO种子层的ITO玻璃置于醋酸锌和六亚甲基亚胺的混合液体中反应,得到表面覆有ZnO纳米棒阵列的ITO玻璃;
步骤3,将表面覆有ZnO纳米棒阵列的ITO玻璃置于KOH溶液中浸泡,得到表面覆有ZnO纳米管阵列的ITO玻璃;
步骤4,将表面覆有ZnO纳米管阵列的ITO玻璃置于甲基紫精溶液中浸泡,干燥后即得工作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无水乙醇、二水合乙酸锌和乙醇胺的混合溶液中无水乙醇、二水合乙酸锌和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7:0.05: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醋酸锌和六亚甲基亚胺的摩尔比为1: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80℃~100 ℃,反应时间为2~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KOH溶液的浓度为0.15~0.35 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浸泡温度为60 ℃~85 ℃,时间为40 min~70 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甲基紫精溶液的浓度为0.005~0.02 M,浸泡时间为15~28 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nO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封装是先用PET垫圈将工作电极和对电极隔开,再用改性聚丙烯酸酯封装并预留小孔,最后将电解液经预留的小孔注入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81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