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走式叶菜类蔬菜收获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9456.1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谭俊;王珏;薛臻;吴崇友;施炜东;韩亮;王阿祥;郭忠谋;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常发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走式叶菜类 蔬菜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走式叶菜类蔬菜收获机,可应用于青菜、苋菜、生菜、茼蒿等叶菜类蔬菜的高效收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蔬菜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种植规模逐年增大,但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基本仍沿袭最古老的人工作业方式。随着当前设施农业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紧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此,自走式叶菜类蔬菜收获机正在被开发,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没有成熟的机具可用。
从目前正在开发的自走式叶菜类蔬菜收获机看,均由安装有底盘行走机构的机架、动力系统、切割装置、输送装置、驾驶操纵台、周转箱几大部分组成,其中,输送装置后端安装于机架上,切割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前端,用于收割蔬菜,周转箱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后侧,经切割装置收割的蔬菜由输送装置输送到周转箱内;动力系统为行走机构、切割装置、输送装置提供动力。此外,输送装置与底盘间还安装有主升降油缸,当主升降油缸工作时,输送装置前端抬升,便于移动转场。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适应性差。由于实际作业中,畦面经常是不平整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都有高低波动,故收割留茬高度不一致,甚至切割装置会直接与土壤接触,影响了切割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泥土会混入,收获品质差。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的适应性好、收获品质高的自走式叶菜类蔬菜收获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自走式叶菜类蔬菜收获机,包括安装有底盘行走机构的机架、动力系统、切割装置、输送装置、驾驶操纵台,其中,输送装置后端安装于机架上,切割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前端,经切割装置收割的蔬菜由输送装置输送;动力系统为行走机构、切割装置、输送装置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后端同时通过横向销轴和纵向销轴铰接安装于机架上,它还包括安装于输送装置前部下方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由仿形行走装置、调节油缸、连接板、固定支架组成,仿形辊通过连接板铰接于固定支架一端,调节油缸一端铰接于连接板上,调节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支架的另一端。
仿形辊则可以根据畦面调节切割装置与畦面间的距离,而切割装置及与之相连的输送装置的仰角的调整可通过绕横向销轴转动来实现,切割装置及与之相连的输送装置的左右方向的调整又可通过绕纵向销轴转动来实现,双轴向铰接则保证了上述距离调节的实现成为可能。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得切割装置能根据畦面及时调节,保证切割装置与畦面间的距离,避免切割装置会直接与土壤接触,保证了切割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泥土混入,保证了收获品质,并保证收割高度合理、一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仿形行走装置为圆柱形仿形辊。
由于畦面整体来说是平整的,采用圆柱形防形辊,能实现比较大范围的仿形,若采用轮式仿形轮,当畦面一侧有个较小的凹坑,而该侧的仿形轮正好通过该处时,整个切割输送装置会大幅倾向该侧。而采用圆柱形仿形辊,既能很好地调节切割装置与畦面间的距离,又不会因小的凹坑过度调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它还包括主升降油缸,所述主升降油缸安装在输送装置与机架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切割装置为带锯式切割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锯式切割装置、输送装置及仿形辊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分解图。
附图4为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双轴向铰接的轴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仿形辊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张紧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带锯式切割装置;2、仿形辊支撑装置;3、调节油缸:调节收割高度;4、主升降油缸;5、输送装置;6、横向销轴;7、纵向销轴;8、驾驶操纵台;9、底盘行走机构;10、右侧板;11、物料传送带;12、扶手;13、固定支架;14、仿形辊;15、连接板;16、刮土器;17、左侧板;18、输送装置张紧驱动装置;18-1、输送装置主传动轴;18-2、张紧支架;18-3、输送装置驱动马达;19、分禾器;20、主机架;21、后双轴向支撑机构;21-1、双轴向铰链;21-2、铰链支撑底板;22、输送装置支撑杆Ⅰ;23、输送装置支撑杆Ⅱ;24、输送装置前支架;25、机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常发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常发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9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