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镀件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1535.8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赖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量镀(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赖松生 |
主分类号: | B29C73/00 | 分类号: | B29C7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镀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镀件修复翻新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电镀件(即利用电解作用在塑料制件的外表面附着一层金属),如中网、车辆保险杠电镀条、把手,窗户电镀框、内饰电镀件等的损伤、受腐蚀、老化、划伤或断裂后,如果直接更换新件,会给所有汽车用户和保险公司造成较高的换件成本,而且有些高端进口汽车的装饰类电镀件在国内无库存,较难买到,等待进口也需要等很长时间,因此为了避免浪费,需要能够对受损的电镀件进行修复使其继续使用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汽车电镀件的修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电镀件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抛除电镀层
使用抛光机把受损处以及周围的电镀层抛除,露出电镀件内部的塑料材质;
(2)在受损处注入粘合材料;
(3)植入网状金属
在抛除了电镀层的塑料部位包覆一层不锈钢丝网,用通电加热后的电烙铁将修补部位和焊料加热到熔点后,将不锈钢丝网缓慢压入烫融的修复部位使其连接成金属的网状结构,并用电烙铁抹平修补面;
(4)打磨
用砂轮片进行表面处理,把高低不平的表面处理平整直到光滑;
(5)上基础底漆
在打磨后的塑料件部位喷涂基础底漆并使之固化;
(6)上光面底漆
在无尘环境中为基础底漆上喷涂光面的光面底漆并使之固化;
(7)上镀层
在已喷涂并固化好光面底漆的塑料件部位上镀层;
(8)在加工好镀层的塑料件部位喷涂保护镀层用的面漆。
在电镀件断裂的情况下,则在步骤(2)与步骤(3)之间还增加在断裂处嵌入补钉进行固定的步骤,具体是采用修复专用的曲线形状的补钉,在补钉枪的加热作用下将加热后的补钉的两头分别扎入断面两侧,补钉无加热状态时即固定在端面上,从不同角度嵌入多个补钉将断裂处连接固定;
除电镀层的步骤之前先采用水或清洗剂对汽车损坏电镀件进行清洗。
步骤2中所使用的粘合材料与镀件同等材质。
焊料采用与汽车内部塑料部位同样材质的材料,且为条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本发明的汽车电镀件的修复方法,避免了传统的电镀件划伤、受损、老化、腐蚀或开裂后要更换新件造成的高成本,且修复时间短、变废为宝,既节约了资源,给车主节省60%-80%的费用,同时也能达到更美观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汽车电镀件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水或清洗剂对汽车损坏电镀件进行清洗,特别是清洗表面的泥土和污垢。
2、抛除电镀层
使用抛光机把受损处(例如断面连接处)以及周围的电镀层抛除,露出电镀件内部的塑料材质;
3、在断裂处嵌入补钉进行固定
采用修复专用的曲线形状的补钉,在补钉枪的高温加热作用下将加热中的补钉的两头分别扎入断面两侧,补钉在无加热状态下即固定在断面上,从不同角度嵌入几个补钉将断裂处连接固定;如受损的电镀件未断裂,则此步骤可省略。
4、在受损处(如断面之间的缝隙处)注入粘合材料;
5、植入网状金属
在抛除了电镀层的塑料部位包覆一层100目的不锈钢丝网,用通电加热后的电烙铁将修补部位和焊料加热到熔点后,将不锈钢丝网缓慢压入烫融的修复部位使其连接成金属的网状结构,并用所述电烙铁抹平修补面;
6、打磨
用80目的砂轮片进行表面处理,把高低不平的表面处理平整直到光滑;
7、上基础底漆
在打磨后的塑料件部位喷涂基础底漆并使之固化;
8、上光面底漆
在无尘环境中为基础底漆上喷涂光面的光面底漆并使之固化;
9、上镀层
在已喷涂并固化好光面底漆的塑料件部位上镀层;
10、在加工好镀层的塑料件部位喷涂保护镀层用的面漆。
其中步骤4所注入的粘合材料与电镀件的材质一致;焊料采用与汽车内部塑料部位同样材质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量镀(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赖松生,未经量镀(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赖松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1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