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RPC3抗原多肽和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20670.2 申请日: 2015-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5399798B 公开(公告)日: 2019-11-08
发明(设计)人: 张萃;刘晓波;郭雨青;邹琴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K7/08 分类号: C07K7/08;C12N5/20;C07K16/18;G01N33/68;G01N33/577;C12R1/91
代理公司: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代理人: 张帅
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trpc3 抗原 多肽 单克隆抗体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TRPC3抗原多肽和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该TRPC3抗原多肽由15个氨基酸组成,具体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为:以TRPC3抗原多肽偶联KLH后作为抗原,免疫小鼠,筛选得到一株杂交瘤细胞株T‑Ⅱ,由杂交瘤细胞株T‑Ⅱ分泌得到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该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各种组织细胞所表达的TRPC3通道蛋白,可用于各组织细胞的TRPC3表达研究,借以监测与TRPC3分子相关的疾病。因此,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制备与TRPC3分子表达相关的疾病的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RPC3抗原多肽和抗TRPC3的单克隆抗体。

背景技术

脉粥样硬化(atherosclorosis,AS)是动脉硬化血管病中最常见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AS的一般形成过程是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接着是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对人类健康存在较大的威胁。

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最直接和最准确的方法是侵入性的血管介入诊断技术,但是该诊断技术存在有创伤性、滞后性、费用昂贵,不方便连续观察及随访的缺点,大大的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研究出无创性、使用简便、方法标准化、重复性好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技术仍然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

TRPC3(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3)蛋白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调控钙离子的通透性,而钙离子在循环系统疾病的产生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表达异常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orosis,AS)。AS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而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环节,其活性调节受胞内Ca2+浓度与膜电位的影响,在此过程中TRPC3分子的表达异常参与了AS的病理过程。利用TRPC3单克隆抗体构建体外免疫学技术方法,测定蛋白水平的表达,更有利于疾病的分析与病情愈后监测。

抗人TRPC3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该技术的基础是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动物脾细胞融合后,可形成能分泌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均质的高特异性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由于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可以连续传代,而脾细胞是终末细胞不能在体外增殖,因此将两种细胞融合后既具有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特性,又具有淋巴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同时克服了免疫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增殖的缺点,融合的细胞被称为淋巴细胞杂交瘤。

然而,制备能特异性的结合TRPC3蛋白的抗体,首先需要筛选合适的TRPC3多肽序列,获得良好的免疫原,但目前并没有免疫原性好且特异性高的抗原多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RPC3抗原多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株能分泌抗上述TRPC3抗原多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TRPC3抗原多肽的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RPC3抗原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TRPC3蛋白共有836个氨基酸,经过对其进行跨膜区域、膜内外区域和保守区域等多方面的研究,最终筛选确定15个氨基酸序列即YFTYARDKWLPSDPQ,作为抗原多肽,既避开了跨膜结构,又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人、大鼠和小鼠中均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0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