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2394.3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韩辉峰;李丹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人机交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尤指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终端采用触摸屏方式进行人机交互,交互的时候需要采用手 指划动进行相应操作。但是,在交互过程中,智能终端不能感应手指的生理 指标情况,也就是说,不能根据对操作者生理指标的感知获知操作者当前的 生理反应,从而不能更好地按照操作者需求对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模式进行 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操作者的当前操作。比如:需要通过手指按压力度调整 进度条速度;通过手指按压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通过手指重压滑动为用 户开辟虚拟操作界面;手指疲劳后,屏幕自动感知调整操作模式为休息模式 并使得屏幕感觉更敏感;通过指纹密码的时候不需要滑动即可识别指纹信息。
从目前对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方法来看,不够人性化、智能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能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通过感应生理指标情况调整人机交互模式,使得智 能交互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包括: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感知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
当感知到的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发生变化时,调整人机交互模式。
进一步的,生理指标信息包括:手指压力和动作行为。
进一步的,感知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具体包括:通过压力传感器、 和/或摩擦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组成的压力触感接 收器接收来自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
进一步的,压力触感接收器为集成在一个BOM模块下的接收器。
进一步的,感知到的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发生变化具体包括:
将接收来自操作者手指的所述生理指标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将转换生成的数字信号与预先设定的相应种类传感器的基准参数分别进 行差值计算,获得调整判断差值数组。
进一步的,调整人机交互模式具体包括:将调整判断差值数组与预设的 各虚拟操作指令的操作调整参数数组进行匹配,确定并选择调整判断差值数 组相应的虚拟操作指令;
根据选择的虚拟操作指令调用虚拟操作指令对应的动作接口,执行人机 交互。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实现人机交互的装置,包括:感知单元和 调整单元;其中,
感知单元,用于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感知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当感知到的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发生变化时,调 整人机交互模式;
所述生理指标信息包括:手指压力和动作行为。
进一步的,感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或摩擦力传感器、 和/或温度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组成的压力触感接收器接收来自操作者 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
所述压力触感接收器为集成在一个BOM模块下的接收器。
进一步的,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将接收来自操作者手指的所述生理指标 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将转换生成的数字信号与预先设定的相应种类传感器的基准参数分别进 行差值计算,获得调整判断差值数组;
根据获得的调整判断差值数组确定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发生变 化,并调整人机交互模式。
进一步的,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将接收来自操作者手指的所述生理指标 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将转换生成的数字信号与预先设定的相应种类传感器的基准参数分别进 行差值计算,获得调整判断差值数组;
将调整判断差值数组与预设的各虚拟操作指令的操作调整参数数组进行 匹配,确定并选择调整判断差值数组相应的虚拟操作指令;
根据选择的虚拟操作指令调用虚拟操作指令对应的动作接口,执行人机 交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感知操作者 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当感知到的操作者手指的生理指标信息发生变化时, 调整人机交互模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人机交互过程中, 通过感应生理指标情况调整人机交互模式,使得智能交互体验更加人性化、 智能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2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