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4871.2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傅恒毅;郑国新;毛祚水;陈龙英;周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Q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效果 可调 车辆 天窗 总成 | ||
1.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复合玻璃和固定在所述双层复合玻璃的侧边缘的线状光源(2),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所述双层复合玻璃自上向下依次包括上层玻璃(1)、密闭腔室(4)和TFT液晶显示屏(3),所述TFT液晶显示屏(3)自上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基底(34)、第一透明导电层(31)、液晶层(33)、第二透明导电层(32)和下层玻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表面或第二透明导电层(32)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复合玻璃的侧边缘固定有包边条(5),所述线状光源(2)包覆在所述包边条(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2)的入射光通过所述下层玻璃(36)的侧边缘入射到所述下层玻璃(36)的下表面,所述入射光在所述下层玻璃(36)的下表面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所述入射光在所述下层玻璃(36)的下表面的全反射临界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2)的入射光在所述下层玻璃(36)的下表面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中空玻璃时,所述密闭腔室(4)为中空层,所述上层玻璃(1)的厚度为3~6mm,中空层的厚度为2~12mm,下层玻璃(36)的厚度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层复合玻璃为真空玻璃时,所述密闭腔室(4)为真空层,所述上层玻璃(1)的厚度为3~6mm,真空层的厚度为0.1~2mm,下层玻璃(36)的厚度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自上向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基底(34)、第一透明导电层(31)、液晶层(33)、第二透明导电层(32)、第二透明基底(35)、透明粘结胶和下层玻璃(36),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1)的上表面或第二透明导电层(32)的下表面设有薄膜晶体管(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34)和第二透明基底(35)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超薄玻璃,所述透明粘结胶为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氯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2)为并排在所述下层玻璃(36)的侧边缘的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玻璃(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偏振片(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天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光源(2)的前端设有第一偏振片(6),所述第一偏振片(6)和第二偏振片(7)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8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机的机械换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粮食筛分机的筛箱的液压式抬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