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设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2404.8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英;丁叁叁;李树典;王军;邓小军;冯永华;杜健;李恒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陕芳芳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的设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车种设计、编组形式设计、车体断面设计、车辆平面布置、车辆重量估算和车下设备布置;其各个流程环节均能够采用已知高速列车车型的数据作为参考,在设计过程中,待设计高速列车的一些布置和设计参数可以直接借用现有的已知高速列车车型的数据,因而,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研发资源,如此能够避免研发人员的重复研发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为能够满足快速高效地进行车辆研发制造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设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列车开发中,当车辆生产厂商接到订单之后,需要人为对订单的列车需求进行分解,分解到各个组分模块,如承载组分、行走组分和车体组分等,之后各组分对应的研发部门根据需求数据,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设计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车辆。
然而目前针对高速列车的各个需求数据没有统一的设计规则和固定标准,导致不同人员或者同一人员在不同时期或项目中采用的规则不同,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没有固定标准,造成生产和后期维护困难,并且不同人员的水平不同,导致设计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共享高水平的研发技能。
而且,目前研发部门的研发数据、成果等都没有系统的保存、归类,导致每次研发部门接到开发任务后,都会重新开始车型开发。其中,需要重复研发一些在之前的研发过程已经完成的研发工作,如此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而导致现有的车辆成本较高、研发效率低下,并且出错概率较大,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地进行车辆研发制造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的设计方法和系统,以使设计出的车辆具有固定标准,并且避免研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提高车辆研发制造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列车的设计方法,包括:
车种设计、编组形式设计、车体断面设计、车辆平面布置、车辆重量估算和车下设备布置;
其中,所述车种设计包括:根据待设计高速列车的需求数据设置车辆类型、定员数量和餐车设置;
所述编组形式设计包括:根据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运营速度、最小曲线半径、剩余加速度以及已知高速列车实例的列车重量、运行阻力公式、单电机功率水平获取待设计高速列车的编组形式;
所述车体断面设计包括:直接导入已知高速列车车型的车体外轮廓实例和其对应的外轮廓图,修改已知高速列车车型的车体外轮廓的参数,以完成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体断面实例的赋值;
所述车辆平面布置包括:根据所述待设计高速列车的编组形式得到默认参数的车辆布置;根据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座和车辆长度对所述默认参数的车辆布置进行调整,得到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辆平面布置;
所述车辆重量估算包括:根据所述待设计高速列车的编组形式、车体断面设置以及车辆平面设置以及已知高速列车实例的车辆重量,计算待设计高速列车的重量;
所述车下设备布置包括:将待设计高速列车的重量参数、编组形式技术指标、车体断面设计技术指标和车辆平面布置技术指标分发到车辆的动力组分和承载部分,进行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下设备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辆平面布置还包括:在得到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辆平面布置后,根据需求数据和技术标准检测所述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辆平面布置是否合格,如果否,返回执行所述根据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座和车辆长度对所述默认参数的车辆布置进行调整,得到待设计高速列车的车辆平面布置的步骤。
可选地,确定所述车辆断面设计的执行顺序具体为:
根据各组分和车辆整体的关系、工作流的分配确定所述车辆断面设计的执行顺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2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