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罐内化学气体排尽收集控制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6502.9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柳顺兵;孙叶青;王燕杰;童仁园;施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V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罐内 化学 气体 收集 控制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气体排出与回收系统,尤其是涉及了用于槽罐安全阀现场防爆开启的一种槽罐内化学气体排尽收集控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装运化学液体、气体的槽罐车上的槽罐是压力容器。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采用轻量化设计、制造的专用运输车,是用来运输丙烷、丙烯、二甲醚、液氨、甲胺、乙醛等液化气体的专用汽车。槽罐车属于特种设备行业,国家质监总局严格规定液化气槽罐车必须定期检测,尤其针对车上的承压槽罐。
目前,现有的检测手段每次检测都需要检测人员进入槽罐车上的槽罐内部进行检查,由于槽罐是用于运输各种液化气,如果在没有完全排尽气体的情况下进入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甚至生命危险。而一般采用的排气方法是通过向槽罐内注入水,气体从槽罐的溢导管排出,而槽罐溢导管在槽罐顶部是U型弯曲结构,溢导管在罐内的管口离罐顶约大于30cm,故气体无法通过溢导管完全排尽,在排气结束后检测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检测,从而对槽罐车检测带来麻烦,通常是先以抽真空的方式,再通过用空气反复吹扫,稀释罐内的化学气体到安全状态,人员才能进入槽罐。这样既影响检测进度,又将未排尽的化学气体吹扫到了大气中,造成了污染和浪费。
因此,现有技术缺少既能将在罐内离罐顶约大于30cm空间的气体排尽又能将这部分气体收集保存的自动化装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槽罐内化学气体排尽收集控制检测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在槽罐顶部的安全阀口处安装有安全阀开启装置,安全阀开启装置经驱动控制信号线与现场安全阀开闭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现场安全阀开闭驱动控制装置连接有天线,安全阀开启装置的出气口经气体传输管与三通电控阀的中间端口连接,三通电控阀的上端口经气体传输管输出作为大气出口,三通电控阀的下端口依次经气体传输管、第二集水U型管后与第一气体存储罐连接;槽罐内竖直安装有溢导管,溢导管顶部向下弯折,溢导管底部穿过槽罐后依次经第一二通电控阀、第一集水U型管与第二气体存储罐连接;槽罐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有用于开闭控制的第二二通电控阀;槽罐斜侧壁设有注水口,注水口连接有用于开闭控制的第三二通电控阀和水流量监测的流量计;第一集水U型管处安装有第一水敏感传感器,第二集水U型管处安装有第二水敏感传感器,现场安全阀开闭驱动控制装置、三通电控阀、第一水敏感传感器、第二水敏感传感器、第三二通电控阀、流量计、第一二通电控阀、第二二通电控阀与综合控制检测装置连接。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安全阀开启装置包括同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爆套筒、主套筒和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底端连接到槽罐顶部的安全阀口处;步进电机装在防爆套筒中并固定在主套筒端部,步进电机由防爆套筒密封保护,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主套筒后通过键与联轴套的一端同轴安装,联轴套的另一端内同轴固定套装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螺纹套在丝杠上部上形成丝杠副;丝杠螺母与支撑套筒的顶端之间设有支承筒,支承筒底部固定在支撑套筒顶端面,丝杠螺母底端与支承筒顶端之间装有推力轴承;丝杠下部开孔并螺纹套有拉力传感器的一端,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经拉力传递联接杆与上快速接头顶端固定连接,上快速接头底端与下快速接头顶端之间通过旋转卡合结构连接,下快速接头底端与安全阀盖连接头固定连接,安全阀盖连接头底端螺纹套装在安全阀阀盖顶部形成螺纹副;安全阀阀盖底端与安全阀连杆同轴固定连接,安全阀阀盖和安全阀连杆一体成型,安全阀口安装开有通孔的安全阀法兰,安全阀连杆穿过安全阀法兰的通孔与安全阀锁紧盖连接,安全阀锁紧盖与安全阀法兰内端面之间设有安全阀推力弹簧,安全阀推力弹簧套在安全阀连杆上,安全阀锁紧盖通过安全阀锁紧螺母轴向固定在安全阀连杆上;支撑套筒内壁与安全阀阀盖周面之间具有供槽罐内气体流出的间隙,支撑套筒侧部开有气体输出口作为安全阀开启装置的出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6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空发动机地面台架试验状态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气终端控制板用方波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