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敏板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75384.1 申请日: 2015-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5219636A 公开(公告)日: 2016-01-06
发明(设计)人: 徐英春;庞超;肖盟;张会翠;赵颖;郭丽娜;陆明;赵家彬;崔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分类号: C12M1/34 分类号: C12M1/34
代理公司: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代理人: 孙海波
地址: 252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板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敏板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或耐药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一种抗生素如果以很小的剂量便可抑制、杀灭致病菌,则称该种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敏感”。反之,则称为“不敏感”或“耐药”。为了解致病菌对哪种抗菌素敏感,以合理用药,减少盲目性,往往应进行药敏试验。目前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增加,甚至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杀伤体内正常微生物,失去微生物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使一些少见的或一般情况下的非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所谓“二次感染”的情况屡有发生,给治疗造成人为的困难。因此,提倡使用药敏试验,坚持合理用药十分重要。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纸片法

纸片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纸片法选药灵活、便宜、易懂。但影响因素较多,如接种菌量,抗生素含量、扩散性、琼脂厚度等。且由于抑菌圈为人工测量,有一定的主观性。

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制备含对倍抗生素浓度梯度的培养皿或培养液,将测试菌接种在培养皿或培养液中。培养后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

准确可靠,但劳动强度较大。

E-test

E试验是将含有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浓度呈连续梯度的抗菌药物从塑料试条中向琼脂中扩散,其原理基本为在试条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受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孵育后围绕试条可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抑菌圈,在抑菌圈和试条的横切相交处试条上的药物浓度即是测定抗菌药物对受试菌的MIC。影响因素同药敏法一样。判断横切相交处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确切读出测定药物对受试菌的MIC值。且价格昂贵,并不利于推广使用。

药敏试验的药物浓度是根据转折点来设置的,不是浓度系列,且只能测定受试菌对测定抗菌药物是否敏感,并不能得到测定药物对受试菌的MIC值。

公开号为CN1047454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葡萄球菌药敏板条及其制备方法,该药敏板条是在96孔板的对应孔对药敏板条进行加样得到,其检测原理:根据每一药物声场斜率与MIC(最小抑菌浓度)的线性关系,选择适当数目的稀释度,加入待检细菌的菌悬液,经孵育后,应用光电比浊原理,及可得到待检菌在各浓度的斜率,与阳性对照斜率相比,并计算出待检菌的复合斜率,经回归分析得到MIC值,并根据CISI标准获得相应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的结果。该药敏板条须与相应仪器配合使用,否则无法获得MIC值,且运用不灵活,当只需要用其中一部分时,另一部分则造成浪费。

现有的药敏板是多种药物组合的板,药敏试验的药物不能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灵活的,能替代E-TEST药敏墙的药敏板条,包括半条本体、至少12个凹孔,所述至少12个凹孔呈一列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至少12个凹孔沿着所述药敏板条的长度方向呈一列排列。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药敏板条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药物名称标识区,及设置在每个凹孔旁边的药物浓度标识区。所述药物名称标识区内包括该药敏板条的药物名称,所述药物浓度标识区内包括与每个凹孔相对应的药物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5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