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2621.0 | 申请日: | 2015-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张晓娟;苏旭中;张洪;谢春萍;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M11/83;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纺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抗静电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具有强力高、弹性高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但其由于疏水性好,干燥时易于因摩擦而积静电荷,其电压可达10KV以上,使用中易吸尘、缠绕、电击,给纺织加工带来困难,其织物在穿着时由于静电现象使舒适性降低。对于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进行抗静电整理,有两种方式:第一,在化学纤维制造过程中,引入抗静电剂,通过纺丝制成具有抗静电效果的纤维;第二,对其纤维织物进行抗静电处理,从而使织物达到防静电效果。
镀镍导电纤维具有优良的消除和防静电性能,目前纤维表面镀镍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包括离子溅射法、真空蒸镀法、金属粉末喷涂和金属涂敷法等;化学法主要采用化学镀和电镀。其中电镀法具有操作温度低、设备简单、成本低、可连续生产等特点;化学镀具有镀层厚度均匀、针孔率低等优点。
包缠纱是一种新型复合纱,将纯棉纤维与纯导电纤维纺制成复合纱后进行纺制抗静电织物,可以保证织物抗静电性能,提高服用性能,并能降低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针对此,本发明分别采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对聚酯纤维长丝和短纤进行抗静电处理,采用平行纺纱方式进行纺纱,纺制得到棉纤维作为芯纱、镀镍聚酯纤维长丝作为外包纤维的第一包缠纱和镀镍聚酯短纤维作为芯纱、棉纱作为外包缠纤维的第二包缠纱,而后将第一包缠纱和第二包缠纱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最终得到抗静电性能优良且服用性能优异的抗静电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抗静电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静电织物,为平纹结构,一个平纹织物内包含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第一包缠纱,所述第一包缠纱的内层为纯棉纱,外包长丝为采用化学沉积方法渡上金属镍的聚酯纤维长丝;所述纬纱为第二包缠纱,所述第二包缠纱的内层为采用金属物理方法渡上金属镍的聚酯短纤粗纱,外包长丝为纯棉细纱。该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和良好的服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抗静电织物的生产,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
第一步,将纯棉纤维经过第一清梳联、第一并条、第一粗纱后得到纯棉粗纱,再将50%的纯棉粗纱经过第一细纱后得到纯棉细纱;
第二步,采用化学常温沉积方法将金属镍镀到聚酯纤维长丝上,得到镀镍聚酯纤维长丝;
第三步,将剩余50%的纯棉粗纱作为芯纱,渡镍聚酯纤维长丝作为外包纱,采用平行纺纱方法,经过第二细纱得到第一包缠纱;
第四步,采用真空镀镍方法将金属镍渡到聚酯短纤上,得到镀镍聚酯短纤,再将镀镍聚酯短纤经过第二清梳联、第二并条、第二粗纱后得到镀镍聚酯纤维粗纱;
第五步,将镀镍聚酯纤维粗纱作为芯纱,纯棉细纱作为外包纱,采用平行纺纱方法,经过第三细纱得到第二包缠纱;
第六步,第一包缠纱作为经纱,第二包缠纱作为纬纱,采用机织平纹织造工艺,经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造工序,得到抗静电织物。
采用上述生产工艺,可将聚酯长丝纤维和聚酯短纤分别进行镀镍抗静电处理,然后分别作为外包长丝和芯纱与棉纤维纺制成包缠纱,使金属镍粒子分别处于纱线内层和外层,有效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将镀镍抗静电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纺制成复合纱,在进行织造,可以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工艺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2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轨道车辆车轮周向不平顺和直径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蓄光特效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