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颖壳绒毛基因Hg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2079.4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兰秀锦;马建;罗伟;郑有良;魏育明;江千涛;陈国跃;刘亚西;祁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1;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绒毛 基因 hg 连锁 ssr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颖壳绒毛基因Hg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saufc2与颖壳绒毛基因Hg的遗传距离为1.7cM,该标记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扩增得到。该分子标记saufc2与小麦颖壳绒毛基因Hg连锁,可用来跟踪小麦颖壳绒毛基因,辅助检测小麦是否具有颖壳绒毛性状,用于进行分子辅助育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遗传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与小麦颖壳绒毛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具体地,涉及小麦颖壳绒毛基因Hg连锁的SSR分子标记、扩增其的引物对以及该分子标记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万公顷以上,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7%;总产量为1亿吨以上,约占粮食作物产量的22%。就小麦有无绒毛而言,可分为有绒毛和无绒毛两类。而小麦的绒毛主要是出现在叶片和穗部,其穗部的绒毛则出现在穗轴和颖壳上面。目前对小麦颖壳绒毛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其遗传研究更是鲜有涉及。
西藏半野生小麦是中国西藏特有的一种小麦资源(邵启全,李长森,巴桑次仁(1980)西藏半野生小麦.Journal of Genetics\s&\sgenomics.)。它与中国一般普通小麦具有相同的AABBDD染色体构型,分布在雅鲁藏布江隆子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察隅河流域耕作粗放的农田里,与冬小麦混生,而没有野生群落特殊的生长环境赋予了西藏半野生小麦特殊的性状,如包壳、脆碎和休眠等特性。西藏半野生小麦种蕴藏着待鉴定和发掘的宝贵基因资源,对其优良基因资源的利用较普通小麦以外的其他资源更加容易和快捷。
目前对于小麦颖壳绒毛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但是水稻中对颖壳绒毛的研究比较深入,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在水稻的收获过程中由水稻颖壳绒毛产生的粉尘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对收割工作者健康造成影响。关于小麦颖壳绒毛性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但同为禾本科植物,小麦颖壳绒毛也极有可能产生类似的危害。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不依赖于表型选择,即不受环境、基因互作、基因与环境互作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因而能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上的、由几个核苷酸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由于去在基因组上的大量分布,多态性高,且操作技术简单,费用低廉,在分子辅助育种的已被广泛使用。多样性微阵列技术(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DArT),并成功应用于很多植物研究中,该技术依赖于微阵列芯片杂交的基础,一个阵列可同时检测分布在基因组中的几百个多态性位点。因此,筛选出与颖壳绒毛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对小麦颖壳绒毛基因进行选择,对选择小麦品种有着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小麦颖壳绒毛基因Hg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小麦颖壳绒毛基因Hg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扩增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2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