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6761.4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兰;史强强;党军;张莉;岳会兰;陶燕铎;梅丽娟;邵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P19/38;C12P33/00;A23L33/10;A61K36/07;A61P39/06;A61P35/00;A61P25/2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绿 蜜环菌 发酵 有效 部位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配制发酵培养液;⑵制备黄绿蜜环菌发酵液:发酵培养液灭菌后接入黄绿蜜环菌生产菌种发酵,即获得黄绿蜜环菌发酵液;⑶黄绿蜜环菌发酵液经减压浓缩至其体积的1/3~1/5时,即得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浸膏;⑷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浸膏经水提、浓缩、醇沉后分别得到上清液和醇沉物;醇沉物经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发酵液粗多糖有效部位;⑸上清液经丙酮提取、浓缩、过滤、色谱分离、干燥即得发酵液甾醇类有效部位;或上清液经减压浓缩、过MCI型树脂柱、洗脱、干燥即得核苷类有效部位。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绿蜜环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黄绿蜜环菌(
生物机体内的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和机体内抗氧化防御机制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生物体发生氧化趋势,这种氧化压力通过损伤细胞、组织以及损伤重要的功能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动脉硬化、癌症、老年性痴呆以及促进衰老等,所以机体内活性氧物质的产生是引起身体各种疾病发生的根源,例如脂质过氧化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造成血管病、肝脏功能异常、白内障等。
肿瘤是目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病人因罹患肿瘤而死亡。肿瘤患者面临医药费昂贵而疗效不尽人意的尴尬局面,因此开发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以及能够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的新保健品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年龄越大失眠发生率越高。失眠症严重困扰着众多人群的生活和工作,使之夜晚辗转难眠、白天不能集中精力,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若长期失眠得不到有有效治疗,会使身体各方面的抵抗力明显下降,还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肥胖、衰老等病症,甚至导致自杀。
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自身防御机制,是保持人体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石。免疫力降低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从而诱发各种疾病。随着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能够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药品需求越来越大,但现在市场上并没有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于实施的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配制发酵培养液:由10~30%马铃薯浸提液、10~30%豆芽浸提液、5~10%葡萄糖、1~5‰ KH2PO4、1~5‰ MgSO4、0.1~1‰微量盐、0.1~1mg/L VB1、0.1~1mg/L VB2配制而成的pH值为5.5~7.5的培养液;
⑵制备黄绿蜜环菌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液在温度为121℃、蒸汽压力为103KPa的条件下灭菌20min后,将其温度降至室温,并在该室温、无菌条件下,按5~10%的接种量接入黄绿蜜环菌生产菌种,在装料系数为65%~75%、搅拌速度为50~150rpm、通气量为0.1~0.3vvm、培养压力为0.01~0.05MPa、发酵温度为25~28℃条件下发酵10~15d,即获得黄绿蜜环菌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6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