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荷修饰乳铁蛋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9121.8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蒲晓辉;徐天宏;李建业;董亚琴;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拉克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40 | 分类号: | A61K38/40;A61P31/20;A61P31/04;A61P15/00;A61P35/00;A61K31/7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荷 修饰 铁蛋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癌药物制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荷修饰乳铁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我国总癌症发病率的第四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率的第二位,研究发现在99.7%左右宫颈癌患者中可检测到HPV,其中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每年全球有超过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超过2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中国每年有近1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占了世界新发病例总数的将近20%。宫颈癌是第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完全由HPV感染所引起的癌症。HPV属乳多空病毒科A亚群内的一组DNA病毒,为20面体立体的病毒,无包膜,直径45~55mm,相对分子质量为5×106。该病毒常存在于人体各部,为嗜上皮性病毒。目前已分出100余种HPV的DNA,其中30多种与宫颈感染和病变有关。根据其致病力的大小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其中HPV6、11、40、42、43、44、54、61、70、72、81、108等12种归为低危型,主要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多呈一过性,可自然逆转;高危型主要为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等15种,主要导致CINⅡ-Ⅲ级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CINⅠ级易进展为CINⅡ-Ⅲ。高危型HPV与CINⅢ和宫颈癌有关,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高危型HPV16和18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性最强。
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携带有HPV。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可能通过性接触感染HPV,有70-80%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一次会感染HPV。人类的各种癌症由于病因复杂,目前科学技术难以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并早期治疗,而宫颈癌是目前唯一能够确定病因是因为感染HPV病毒而发病,因而是所有癌症中,唯一能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并能早期治疗的癌症。国际上以HPV为靶标的宫颈癌疫苗研究为主,部分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准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临床应用尚有诸多问题,如临床副作用和对环境的安全性,HPV病毒的严格种属特异性,无法建立动物模型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疫苗自身的安全性问题等,影响其研究进程。国内HPV疫苗还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中药制剂的开发。但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HPV的检测采用的是组织病理学、阴道镜学或PCR等方法,尚未运用到HC2(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技术),且未能对其进行定量研究。
目前,国际国内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研发新型的对多种HPV毒株都具有预防及控制效应的药物及生物制剂上,但是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国际上能有效预防和控制HPV病毒感染的药物还相对缺乏,而在治疗上由于没有特效药因而采用的免疫调节药物由于普遍存在无法有效地预防HPV感染、疗效不明确、价格昂贵等方面的缺陷而大大控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特别是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荷修饰的乳铁蛋白与卡拉胶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预防和治疗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预防和治疗女性妇科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电荷修饰的乳铁蛋白与卡拉胶组合药物,包括0.01重量份的LK蛋白(电荷修饰的乳铁蛋白)、1.5重量份的卡拉胶、5重量份的卡波姆、50重量份的甘油、0.1重量份的尼泊金乙酯。该组合药物为凝胶剂、栓剂、敷料中一种。
一种电荷修饰的乳铁蛋白与卡拉胶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将0.5g卡波姆在80℃的水中搅拌至充分溶胀,并加0.15g卡拉胶(硒化卡拉胶),搅拌至完全溶解,趁热经0.22μm膜过滤灭菌,得1号溶液;
S2:将0.01g尼泊金乙酯溶解于水中,再加入5g甘油,经0.22μm膜过滤灭菌,得2号溶液;
S3:将2号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至1号溶液中混匀,加入0.8g三乙醇胺,调pH至5.5,得3号溶液;
S4:常温下低速搅拌将0.001gLK蛋白(购自于进口的荷兰DWM分司或者实施例1中制取得到)溶于适量水中,经0.22μm膜过滤灭菌,得4号溶液;
S5:在一定温度搅拌下,将4号溶液加入3号溶液中混匀,用已灭菌的三乙醇胺溶液调pH至5.5;
S6:最后加水至100g搅匀即得组合药物,组合药物为凝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拉克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拉克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