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5735.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圣洲;赵飞;吴琴燕;杨敬辉;庄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36 | 分类号: | A23F3/36;A23F3/1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2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因 红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鲜叶处理:将茶鲜叶经过热水浸渍以脱除咖啡因;迅速将茶叶捞起并置于凉水中降温,然后利用离心机械处理脱除茶叶表面水分,再经热风脱水;
步骤(2)酶源制取:取冷藏贮存的丰水梨,去皮、去核,切碎,将梨、纯净水、食品级pvpp混合后用榨汁机打碎,离心取上清液作为酶源;
步骤(3)茶叶加工:将酶液均匀喷洒到茶叶上,然后按照常规红茶加工方式进行揉捻、发酵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水的温度为90~100℃,热水浸渍的时间为1~3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凉水中降温的时间为10~2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离心机械的转速为800~1000r/min,离心时间为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风脱水至含水率5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梨/纯净水/食品级pvpp的质量比为80~85/10~15/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速率为5000~8000r/min,离心时间为15~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茶叶/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0/1~1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常规红茶加工方式揉捻、发酵和干燥具体为:
揉捻:将茶叶投入6CR-35型揉捻机进行揉捻,每次投叶量12~15kg,揉捻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揉捻时间1~3h,至茶叶卷曲成形,汁液均匀外溢;
发酵:揉捻叶用湿纱布包裹后发酵,发酵温度25~30℃,相对湿度90%以上,3~5h后发酵至叶色黄红,甜香初显;
干燥:发酵叶利用烘干机在105~115℃条件下烘干10~15min,至7~8成干;下机摊晾至室温,再用80~90℃烘至足干,即得到成品茶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鲜叶处理:茶鲜叶经过95℃热水浸渍2min以脱除咖啡因;迅速将茶叶捞起并置于凉水中降温15s,然后利用离心机械1000r/min 处理8min脱除茶叶表面水分,再经热风脱水至含水率55%;
步骤(2)酶源制取:取冷藏贮存的丰水梨,去皮、去核,切碎,按照梨/纯净水/食品级pvpp的质量比为83/12/4的比例混合后用榨汁机打碎,8000r/min离心18min,取上清液作为酶源;
步骤(3)茶叶加工:按照茶叶/酶液的质量体积比(m/v)12/1的比例,将酶液均匀喷洒到茶叶上,然后按照常规红茶加工方式进行揉捻、发酵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5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