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7531.2 | 申请日: | 201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30 | 分类号: | D06M11/30;D06M11/7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棉织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棉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棉制品虽然具有穿着舒适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但在服用过程中,因棉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湿能力,棉制品极易附着微生物,并为其繁殖和传播创造条件,从而造成纤维强力的损伤、产生污点和褪色、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甚至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在棉纤维改性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实现棉纤维的抗菌性能,减少细菌对人体的侵害。
抗菌纺织品的开发通常有二种方法,即原液纺丝法和后整理法。原液纺丝法主要适用于合成纤维,不能用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的抗菌加工,因此棉纤维的抗菌加工主要采用后整理法,即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共价交联、接枝、聚合和配位结合的方法)将抗菌整理剂吸附或固着在棉制品上。目前,棉纤维的抗菌整理剂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复合抗菌剂。但是目前使用的无机或者有机抗菌剂加工过程相对复杂、成本高,或多或少的都会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且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不适合用于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场合。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派生物,与石墨烯的结构大体相同,只是在一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空间无限延伸的基面上连接有大量含氧基团,平面上含有-OH和C-O-C,而在其片层边缘含有C=O和COOH。与石墨烯相比,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和表面活性,而且能被小分子或者聚合物插层后剥离,在改善材料的热学、电学、力学等综合性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期的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GO)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Hu等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纳米层具有极好的抗菌活性和很小的细胞毒作用。在37℃、85μg/mL氧化石墨烯与大肠杆菌孵育2h后,氧化石墨烯几乎完全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98.5%的大肠杆菌丧失生存能力。Liu等比较了石墨、氧化石墨、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最好。Akhavan以大肠杆菌(G-)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为例,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通过锋利的边缘与细菌直接作用,从而使细菌细胞膜破坏,内容物流失,从而杀灭细菌。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结构中外膜的保护,氧化石墨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伤用较弱。
目前,石墨烯功能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多采用直接浸轧法,直接浸轧法整理效果较好,对织物各项性能损伤较小,而且操作简单。KarthikeyanKrishnamoorthy等采用浸扎工艺对纯棉织物进行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处理,所得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织物不仅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抑菌性能(AppliedNanoscience,2012,22(2):119-126)。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105534.6采用二浸二轧工艺制备了纳米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纤维及其抗菌制品。但是直接浸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氧化石墨烯和织物之间缺乏有效的化学键结合,因而其结合的牢固性和织物的耐洗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抗菌棉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将棉纤维置于0.1-10g/L的高碘酸钠溶液中避光氧化反应30-300min,反应温度30-90℃,浴比1:50,得到氧化棉纤维;然后将氧化棉纤维浸渍在0.01-100g/L的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反应1-24h,温度30-90℃,浴比1:50,得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接枝棉纤维。其中所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采用乙二胺、二乙烯基三胺、三乙烯基四胺、四乙烯基五胺、五乙烯基六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得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棉纤维经高碘酸钠氧化后,其表面的醛基基团被氧化为羧基,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氨基发生交联反应,生成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接枝棉纤维。本发明克服了直接浸轧法存在的氧化石墨烯和织物之间缺乏有效化学键结合的缺陷,因而牢固性和织物的耐洗性大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棉纤维置于1g/L的高碘酸钠溶液中避光氧化反应300min,反应温度40℃,浴比1:50,得到氧化棉纤维;然后将氧化棉纤维浸渍在1g/L的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反应12h,温度50℃,浴比1:50,得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接枝棉纤维。其中所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采用二乙烯基三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得到。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7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