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3001.0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5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翟笑枫;凌昌全;任娟;岳小强;陈喆;郞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28 | 分类号: | G06F1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发性 肝癌 患者 临床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下述简称PL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年发病人数约35万,每年约有32万人死于此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肿瘤中的第二位[3]。男性多发,男女之比为6:1,我国肝癌发病率男性35.2/10万,女性为13.3/10万,死亡率居高不下,其发病人数占据全球一半以上[4]。8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多数癌症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可以手术切除者不足20%,根治切除术后2年内复发率达62%~82%,预后较差。
PLC严重影响我国民众的健康与生活。随着医疗科技不断创新,目前用于治疗PLC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肝动脉结扎(HAL)、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局部冷冻(氩氦刀)等外科治疗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经皮瘤内乙醇注射(PEI)等非手术治疗。虽然PLC的治疗技术已得到大幅度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晚期肝癌,很难治愈,对生存时间的延长也难有大的进展。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减少痛苦为主。为了预防及抵抗肿瘤病灶的高复发与易转移,患者常常接受手术、放疗、化疗、消融治疗、介入治疗、粒子植入治疗。患者不仅要承受来自自身组织器官病变(多种症状的困扰,如巨大肿瘤压迫肝包膜导致肝区疼痛)及诊疗的各种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
既往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临床疗效着重于评价解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包括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
1、主要结局指标(PrimaryOutcome)又称终点指标(EndPoint),即对患者影响最大、最直接、患者最关心、最想避免的临床事件,包括疾病终点(如死亡、残疾、功能丧失)和某些重要的临床事件(如骨折)[12]。终点指标往往可以用率来表示,如病死率、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副反应率和生存率等[13],能反映干预的真正效果,偏倚较少,但通常需要大样本、长期随访的试验研究来测量,易受其他非干预因素的干扰。
2、次要结局指标(SecondaryOutcome)又称替代指标(SurrogateOutcome),在终点指标的测量不可行的前提下,如病死率,其测量可能需等待很长时间,此时可采用替代指标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13]。替代指标一般易于测量,主要指单纯生物学指标,包括实验室理化检测和体征,如甲胎蛋白或实体肿瘤体积的缩小等。采用替代指标必须有足够证据支持其与临床终点结局有关,并可预测疾病结局,若不经过严格的效度评价,使用替代指标评价疗效易产生偏倚,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估也逐渐成为业内人士的主要研究课题,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降低其复发率或延长复发/转移时间,改善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医评价疗效则更关注“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即中医证候的改善,但其治疗疗效的评价时常受到质疑,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合理阐明中医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医疗效评价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分为探索性研究和证实性研究2类。探索性研究是根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在一种正式的研究开始之前,对该研究的设计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固定的研究和治疗形式,最终形成临床研究假说。在新药临床研究过程中,I期II期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类型;证实性研究也称为验证性研究,是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假说进行系统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其证实探索性研究的结果如新药研发的各期,临床试验的III期IV期属于证实性研究,最常见到是随机对照试验(RCT)。
目前中医疗效评价的不足:第一,中医传统总结临床疗效的方法只侧重症状的改善和消失,多停留于个案报道及临床病例的疗效总结,评价疗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第二,没有构成证候症征变化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无可比性;第三,借鉴传统西医评价方法对中医证的疗效评价,导致了其评价的科学性降低;第四,过于重视生物学指标,忽视精神心理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没有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命质量量表、疾病特异性的生命质量量表,忽视患者“人”的一面;第五,不够重视临床科研方法,缺乏严谨合理的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少,统计方法比较落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3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