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9717.X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宇;花伟;朱祖珍;许书芹;潘健;宋崇水;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lng 安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公司在安装LNG气瓶过程中,采用的是使用叉车将气瓶举起再推进发动机骨架舱的最上部气瓶舱内。这种气瓶安装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因叉车容易与后舱门碰撞而导致客车后舱门变形。此外,在使用叉车安装时,先需有人进电瓶舱内,以备叉车将气瓶举升后,人工将气瓶推进舱内,这不仅增加了安装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大大影响了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该气瓶安装工装能够解决现有的气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客车部件的损伤,并且能够降低安装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包括气瓶举升装置、用于调节气瓶左右安装位置的左右滑动装置以及用于将气瓶推进气瓶舱内的前后滑动装置。
所述气瓶举升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台、剪叉升降机构和工装底座。所述第一安装台,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槽,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挡板。
所述左右滑动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台和设置在第二安装台后端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安装台,其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滑动块,其中段的底部设有与限位挡板相适应的限位凸台,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槽。
所述前后滑动装置包括第三安装台、设置在第三安装台底部的滑轮以及设置在第三安装台左右两端的、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底座的四端分别设有万向轮安装座,所述万向轮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剪叉升降机构包括剪叉单元、用于驱动剪叉单元作升降运动的液压油缸、用于为液压油缸提供动力的电机以及用于控制电机输出电流的控制箱。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保护箱体。
所述工装底座的后端侧壁上焊接有安装框架;所述控制箱和保护箱体分别焊接在安装框架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先将充满LNG气体的气瓶放置在该工装上,并通过剪叉升降机构将气瓶上升到合适的安装位置高度;然后再采用前后滑动装置将气瓶推进气瓶舱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左右滑动装置来对气瓶的左右安装位置进行调节;接着,当气瓶进入至气瓶舱中后,通过电控装置驱动前后滑动装置向后滑动至初始出发位置,在此过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顶着气瓶,防止气瓶随前后滑动装置一起被收缩出舱。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气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客车部件的损伤,并且能够降低安装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的主视图;
图2是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的左视图;
图3是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的右视图;
图4是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的俯视图;
图5是气瓶举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气瓶举升装置的右视图;
图7是左右滑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左右滑动装置的右视图;
图9是左右滑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前后滑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11是前后滑动装置的右视图;
图 12是前后滑动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
1、工装底座,2、剪叉升降单元、3、左右滑动装置,4、前后滑动装置,5、电动伸缩杆,6、液压油缸,7、电机,8、控制箱,9、万向轮,10、第一安装台,11、万向轮安装座,12、第一滑动槽,31、第二安装台,32、滑动块,33、限位凸台,34、侧挡板,35、第二滑动槽,41、第三安装台,4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客车LNG气瓶安装工装,包括气瓶举升装置、用于调节气瓶左右安装位置的左右滑动装置以及用于将气瓶推进气瓶舱内的前后滑动装置。所述气瓶举升装置,用于将装满LNG气体的气瓶举升到合适的安装高度。所述左右滑动装置,用于在气瓶上升到合适的安装高度后,对气瓶的安装位置进行左右调节。所述前后滑动装置,请于在气瓶上升到合适的安装高度后,将气瓶推进至气瓶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9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新型后支撑装置的自行车
- 下一篇:具有多方向可浮动左、右盘的钢壁爬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