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3721.7 | 申请日: | 2015-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志;高锐;葛新;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16 | 分类号: | C07D207/16;C07D209/20;C07C229/08;C07C227/18;C07B4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盐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是采用氯化亚砜作氯化剂,再与醇生成酯。有关氨基酸苄酯盐酸盐合成工艺的报道很少,(Molecules 2007,12,1125-1135)中进行了简单说明,以脯氨酸和苯甲醇作为原料,利用氯化亚砜作为催化剂,得到脯氨酸苄酯盐酸盐,收率为68%。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由于SOCl2活性高,反应剧烈,须低温操作,且SOCl2毒性较大,放出摩尔量的SO2,三废大,原子经济性差,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洁、后处理简单、收率高、污染少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反应,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氨基酸、溶剂、作为催化剂的金属氯化物投入容器(例如为三口烧瓶)中,再通入氯化氢气体,室温下反应生产氨基酸盐酸盐(用于保护氨基);反应时间为0.5~1小时;氯化氢气体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1;
②、之后将苯甲醇投入容器中,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在回流温度下进行反应,于共沸带水过程中滴加溶剂(滴加溶剂速率=共沸带水过程中溶剂被带出的速率),从而维持反应中溶剂的量,反应2~4小时后,趁热过滤反应液,从而获得含有催化剂的滤渣(备注说明:该“趁热过滤反应液”是为了除去作为催化剂的金属氯化物,其能在后续步骤中使用);旋蒸过滤后的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旋蒸),从而除去反应液中所含的溶剂,重结晶冷却析出固体,用溶剂洗涤后,过滤,分别得滤液和滤饼,滤饼经干燥,得氨基酸苄酯盐酸盐;
氨基酸与苯甲醇的摩尔比为1:1~1.5(较佳为1:1~1.08);
氨基酸与步骤①和步骤②通入氯化氢气体的总摩尔比为1:1.2~1:1.6(较佳为1:1.2~1.32);
氨基酸与作为催化剂的金属氯化物的摩尔之比为1:0.8~1:1.2(较佳为1:1);
将所述滤液旋蒸至步骤①投入溶剂的0.5~0.7体积倍,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母液;
备注说明:
共沸带水过程中蒸出的混合液(该混合液由溶剂和水组成),经除水处理后在下一个步骤中作为滴加时所需的溶剂使用(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上述滤液由作为产物的脯氨酸酯类盐酸盐、作为原料的氨基酸盐酸盐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
上述含有催化剂的滤渣,主要为作为催化剂的金属氯化物,还包括少量的氨基酸和氨基酸苄酯盐酸盐;
2)、循环套用:
将步骤①中的溶剂改成占步骤①0.5~0.8体积倍的溶剂,以步骤1)所得的母液和含有催化剂的滤渣代替步骤①中的催化剂;其余同步骤1),进行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从而实现循环套用。
作为本发明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所述金属氯化物为FeCl3或ZnCl2。
作为本发明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溶剂为二氯乙烷、二氯甲烷、甲苯、正己烷或环己烷;
所述步骤①中溶剂的体积与氨基酸摩尔之比为30~50ml溶剂/0.1mol氨基酸。
作为本发明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氨基酸为脯氨酸、色氨酸或缬氨酸。
作为本发明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②中回流反应(带水回流反应)的温度为35~115℃,反应时间为2~4h。
作为本发明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循环套用的次数为至少5次(即,单次循环后,得到的母液可用于下一个循环套用,套用次数为5次以上)。
本发明的氨基酸苄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以金属氯化物为催化剂在合适溶剂中,氨基酸与氯化氢先生成氨基酸盐酸盐,然后,在回流温度下与苯甲醇酯化,通过共沸带出生成水,推动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热反应液,从而除去催化剂,再低压脱除低沸物(溶剂),经重结晶等后处理过程,得到目标产物氨基酸苄酯盐酸盐。重结晶后的母液循环套用,循环次数为5次以上。
本发明的色氨酸酯类盐酸盐合成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3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