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外观构件、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1562.7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苏会军;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刘云青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外观 构件 移动 终端 外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外观构件、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陶瓷外观构件包括:陶瓷外壳和扣合件;所述陶瓷外壳的厚度小于移动终端中常规陶瓷后盖的厚度;所述陶瓷外壳和所述扣合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扣合件为金属板、镁合金、不锈钢和塑胶件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薄陶瓷外壳,从而所述减小陶瓷外观构件的整体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外观构件、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数手机外壳均采用塑料外壳,据研究发现,手机的劣质壳的塑料含有有害物质。因此,推出一种健康无害的手机外壳势在必行。
陶瓷是一类常用的结构材料,各大公司正积极研发将陶瓷材料作为手机壳体。而陶瓷材料因其脆性较大而易在与其它物体碰撞时被损坏,这个缺点制约着陶瓷材料作为壳体的应用。
为减少陶瓷手机的损害,现有的陶瓷手机壳的厚度基本上都在1.5毫米以上,这样,就会导致陶瓷手机壳的重量过大,使手机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瓷外观构件、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减薄所述陶瓷外壳的厚度,从而减小陶瓷外观件的重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外观构件,包括:陶瓷外壳和扣合件;
所述陶瓷外壳的厚度小于移动终端中常规陶瓷后盖的厚度;
所述陶瓷外壳和所述扣合件连接在一起;
所述扣合件为金属板、镁合金、不锈钢和塑胶件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陶瓷外观构件,所述陶瓷外观构件用于充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后背盖或者保护盖。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陶瓷外壳的厚度设置为小于移动终端中常规陶瓷后盖的厚度,能够减小所述陶瓷外观的重量,同时将所述陶瓷外壳和所述扣合件连接在一起,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陶瓷外壳的外壳强度,从而不会因为陶瓷外壳的厚度变小而降低陶瓷外观构件的外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陶瓷外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陶瓷外观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陶瓷外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陶瓷外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陶瓷外观件中的陶瓷外壳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中的扣合件与陶瓷外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中陶瓷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壳装置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1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