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7732.8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训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训树 |
主分类号: | A21D13/08 | 分类号: | A21D13/08;A21D2/3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气 绿豆 板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板栗酥,尤其涉及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具有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但市面上现有板栗大多只是简单加工成糖炒板栗,原料单一、口感简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板栗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板栗50-60、面粉70-80、绿豆粉30-40、可可粉6-8、三七粉1-2、银耳10-15、猴头菇10-15、白糖10-12、鸡蛋清1-2、软化酥油2-3、白术3-4、沙参1-2、羊乳2-3、霸王根1-2、柚子皮4-5、银花藤1-2、荷叶适量、椰汁和浸泡液适量;
所述浸泡液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柠檬皮:菊花:竹叶:茶粉:白醋=1:1:1:2:2-3,清水适量;
所述浸泡液制备方法:将新鲜的柠檬皮、菊花、竹叶去杂清洗干净,低温烘干至含10-12%的水量,再超微粉碎后与茶粉、白醋混合均匀,倒入4-5倍清水,小火煮沸1-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去渣,得到浸泡液。
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熟的板栗去除外壳和内皮,去除有虫蛀、霉变、干枯的板栗仁,挑选出新鲜成熟的板栗仁作为原料,清洗干净后低温烘干,备用;
(2)将白术、沙参、羊乳、霸王根、柚子皮、银花藤混合粉碎,送入浸泡液中,大火煮沸30-40分钟,再放入上述板栗仁,搅拌10-15分钟后捞出熟仁,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冷冻干燥,得到冻板栗;
(3)将银耳、猴头菇泡开洗净,送入铺有2-3层荷叶的蒸锅中,大火蒸熟,取出冷却晾干,再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粉;
(4)将面粉、绿豆粉、可可粉、三七粉、白糖、鸡蛋清、软化酥油与超微粉混合,缓慢加入适量椰汁,揉成光滑的面团,在0-4℃下松醒20-30分钟,取出面团,以上述冻板栗为馅料包成一个个的小圆球;
(5)将烤箱预热190-210℃,送入上述小圆球,烘烤15-20分钟至烤成金黄即可,取出冷却,灭菌装袋,得到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用特殊加工的浸泡液来泡制板栗仁,使其风味独特、香味浓郁淡雅,外表包裹上一层香甜的酥壳,以绿豆、银耳、猴头菇等为主料,使其不但营养丰富、香甜酥脆、美味可口,更具有补气和血、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是由下述重量(斤)的原料制成:
板栗50、面粉70、绿豆粉30、可可粉6、三七粉1、银耳10、猴头菇10、白糖10、鸡蛋清1、软化酥油2、白术3、沙参1、羊乳2、霸王根1、柚子皮4、银花藤1、荷叶适量、椰汁和浸泡液适量;
所述浸泡液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柠檬皮:菊花:竹叶:茶粉:白醋=1:1:1:2:2,清水适量;
所述浸泡液制备方法:将新鲜的柠檬皮、菊花、竹叶去杂清洗干净,低温烘干至含10%的水量,再超微粉碎后与茶粉、白醋混合均匀,倒入4倍清水,小火煮沸1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去渣,得到浸泡液。
一种补气绿豆板栗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熟的板栗去除外壳和内皮,去除有虫蛀、霉变、干枯的板栗仁,挑选出新鲜成熟的板栗仁作为原料,清洗干净后低温烘干,备用;
(2)将白术、沙参、羊乳、霸王根、柚子皮、银花藤混合粉碎,送入浸泡液中,大火煮沸30分钟,再放入上述板栗仁,搅拌10分钟后捞出熟仁,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冷冻干燥,得到冻板栗;
(3)将银耳、猴头菇泡开洗净,送入铺有2层荷叶的蒸锅中,大火蒸熟,取出冷却晾干,再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粉;
(4)将面粉、绿豆粉、可可粉、三七粉、白糖、鸡蛋清、软化酥油与超微粉混合,缓慢加入适量椰汁,揉成光滑的面团,在0℃下松醒30分钟,取出面团,以上述冻板栗为馅料包成一个个的小圆球;
(5)将烤箱预热200℃,送入上述小圆球,烘烤18分钟至烤成金黄即可,取出冷却,灭菌装袋,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训树,未经刘训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7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
- 下一篇:线束的止水结构和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