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2320.7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特;黄炯岗;孙华磊;李娜;邵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G08G1/123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igbee 网络 公交 进站 引导 方法 | ||
1.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组成:
(1)设定车站有三个车位,并依次对每个车位进行编号,在每个车位前安装有红外感应模块,当车位空闲时,对应红外感应模块输出低电平;当车位非空闲时,对应红外感应模块输出高电平;
(2)在车站协调器建立Zigbee自组网络,在信道确定后,对Zigbee自组网络设置一个PANID,每隔3~5s扫描一次信道,询问周围是否有公交车载终端即将驶入车站停靠点,等待即将进站的公交车载终端节点的加入,并且每隔5~10s捕捉一次步骤(1)中每个车位的红外感应模块所输出的电平信号;
(3)公交车载终端即将进站时,公交车载终端的zigbee模块搜索车站协调器所对应的PANID并申请加入车站的Zigbee自组网络,车站协调器响应并与该公交车载终端绑定,公交车载终端即向车站协调器发送关联数据包,并等待车站协调器作出分配响应;
(4)车站协调器接收公交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包,通过RSSI定位算法计算该公交车载终端与车站的距离,并根据公交车载终端与车站的距离和步骤(2)所捕捉的低电平信号分配车位,将车位分配信息发送给对应公交车载终端并通过车站显示器显示出该公交车载终端所对应的车牌号、公交线路以及分配的车位号;若步骤(2)所捕捉的全是高电平信号,三个车位都处于非空闲状态,则车站协调器向对应公交车载终端发送等待命令并将等待信息通过车站显示器显示;
(5)公交车载终端接收到车位分配信息或者等待命令后通过车载显示器或者语音提醒告知司机;
(6)重复步骤(2)~(5),完成所有公交车载终端的车位分配,引导公交车载终端有序进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关联数据包包括公交车车牌号和公交线路信息、乘车人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若有多个公交车载终端申请加入车站的Zigbee自组网络并向车站协调器发送数据包,则步骤(4)具体实现方法为:
(4.1)车站协调器接收公交车载终端发送的数据包,通过RSSI定位算法计算各个公交车载终端与车站的距离,比较计算结果大小,选择距离车站最近的公交车载终端;
(4.2)根据步骤(2)所捕捉的电平信号,若全部步骤(2)所捕捉的全是高电平信号,三个车位都处于非空闲状态,则车站协调器向所有发送数据包的公交车载终端发送等待命令并将等待信息通过车站显示器显示;若有低电平信号,则将低电平信号所对应的空车位信息发送给步骤(4.1)所确定的距离车站最近的公交车载终端,并通过车站显示器显示出该公交车载终端所对应的车牌号、公交线路以及分配的车位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实现方法是:
(5.1)距离车站最近的公交车载终端接收到车位分配信息后通过车载显示器或者语音提醒告知司机并向车站协调器发送提示信息,使车站协调器的zigbee模块重新捕捉其余未分配车位所对应红外感应模块的电平信息;
(5.2)重复步骤(4.1)、(4.2)和步骤(5.1),完成对下一个距离车站最近的公交车载终端的车位分配,直至完成所有公交车载终端的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若同时有多个低电平信号时,则每次分配都是将编号索引较小的车位分配给步骤(4.1)所确定的距离车站最近的公交车载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进站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SI定位算法具体是:
RSSI=A-10nlg(d)
其中:A是公交车载终端相距车站1m时车站zigbee模块接收到无线信号强度RSSI值;
n是路径损耗指数,改制通过实际测量得到,障碍物越多,n值越大;
d是公交车载终端与车站之间的距离,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23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