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株及其发酵生产碱性脂肪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6546.1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婧;王青艳;申乃坤;朱绮霞;廖思明;刘海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唐菖蒲 霍尔 菌株 及其 发酵 生产 碱性 脂肪酶 方法 | ||
1.一种高产碱性脂肪酶的微生物菌株,来源于腐败洋葱,分类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gladioli),菌株号为BPS-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0533。
2.一种利用CGMCCNo.10533制备碱性脂肪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培养:CGMCCNo.10533经活化后,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30-35℃培养12-18小时,得到种子培养液;
(2)发酵培养:将种子液按体积比为1-1.5%的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连续培养48-72小时后,8000r/mim离心10min,收集富含脂肪酶的发酵上清液;所述发酵培养基成分为:体积比为0.5-1.0%的糖蜜、体积比为0.25-0.5%的棕榈油、质量体积比为1-1.5%的源蛋白胨、质量体积比为0.2-0.25%的KH2PO4、质量体积比为0.05-0.1%的MgSO4·7H2O;
(3)分离纯化:将发酵上清液经乙醇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三步纯化获得电泳纯的碱性脂肪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制备碱性脂肪酶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未经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5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