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糖合酶生产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78976.7 申请日: 2015-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4911135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吴敬;宿玲恰;郭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10;C12P19/12;C07H3/04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代理人: 耿晓岳
地址: 421800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藻 糖合酶 生产 菌株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海藻糖合酶生产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藻糖(Trehalose,α-D-glucopyranosyl-α-D-glucopyranoside)是由2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α-1,1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双糖,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海藻糖无色无嗅,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具有保护生物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在高温、脱水、冷冻、干旱、有毒试剂及高渗透压等不良环境条件下活性免遭破坏的功能,因此在作物育种、食品、药品、精细化工及生物制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是蛋白质、生物膜、医药制剂和动植物组织和器官的优质保护剂。20世纪90年代初,海藻糖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随着一些可生成海藻糖的新型酶制剂的发现,酶催化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海藻糖合酶是一类分子内转糖苷酶,能够把α,α-1,4糖苷键连接的麦芽糖一步转化为α,α-1,1糖苷键连接的海藻糖。海藻糖合酶在麦芽糖和海藻糖之间的转糖苷作用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但大部分都倾向于海藻糖的生成反应。在不同来源的海藻糖合酶中,Thermobifida fuca的海藻糖合酶25℃时转化率约为60%;Picrophius torridus的海藻糖合酶20℃时转化率约为70%;1996年,Nishimoto等人从Thermus aquaticus ATCC 33923中分离到一种海藻糖合酶,以40%的麦芽糖为底物反应72h,转化率约为7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藻糖合酶生产菌株,所述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WSH15-02,于2015年4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227。

所述菌株是从淀粉加工厂附近土壤中经菌株富集、平板菌落特征初筛,采用一级发酵逐一摇瓶培养,经酶活测定,比较海藻糖合酶活性大小而得到。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菌株生产海藻糖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该菌发酵所得海藻糖合酶为催化剂,以麦芽糖为底物,催化生产海藻糖。

所述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以终浓度为5%~40%(W/V)的麦芽糖为底物,按照10~20U/g麦芽糖的量加入所述菌株发酵得到的海藻糖合酶,在pH 7.0~8.0、30~50℃下反应8~12h。

所述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海藻糖合酶是本发明菌株经种子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得到的海藻糖合酶的粗酶液或浓缩酶液。

所述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反应是在振荡条件下进行的。

所述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pH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假单胞菌生产海藻糖合酶的方法,所述方法以Pseudomonas sp.WSH15-02菌株为生产菌株,经种子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得到海藻糖合酶。

所述种子培养,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酵母粉0.5%、氯化钠1%、pH 7.0,培养条件为:30℃、摇瓶转速200rpm、培养10~14h。

所述液体深层发酵,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是在发酵培养基(麦芽糖2%,蛋白胨0.5%,牛肉膏0.2%,K2HPO40.1%,NaH2PO40.1%,MgSO40.05%,pH 7.0)中,于30℃、200rpm发酵2~3d。

本发明筛选得到了一株表达海藻糖合酶的假单胞菌。用该菌生产的海藻糖合酶催化麦芽糖生产海藻糖,具有不受底物浓度影响、温度范围广、没有副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反应方法简便、低能耗、物料成本低、高效(反应8~12h即可)等优点,在较高底物浓度下仍能得到高底物转化率,可达80%,而且在高温50℃条件下仍能正常反应,可以避免糖类物质为底物容易导致的染菌现象,为工业化放大生产奠定基础。

生物材料保藏

一株假单胞菌,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WSH15-02 Pseudomonas sp.WSH15-02,于2015年4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227。

具体实施方式

培养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