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433.8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宫原悠;塚野聪弘;本多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传芳;苏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振减振装置 涡轮轮毂 铆钉 变矩器 从动侧部件 涡轮转轮 液密结构 液密性 转动体 收容 检查 | ||
1.一种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在连接有涡轮转轮的涡轮轮毂的法兰部上连接有锁止减震器的从动侧部件和所述扭振减振装置,所述锁止减震器缓解经由锁止离合器而传递的转矩的变动,所述扭振减振装置将转动体收容于液密结构的外壳的内部,所述转动体由于所述涡轮轮毂的转矩的变动而进行摆动运动,
所述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转轮通过第一铆钉安装于所述涡轮轮毂的所述法兰部,
将所述转动体收容于液密结构的外壳的内部的扭振减振装置被构成为与所述涡轮轮毂分体的独立的单元,
并且,所述扭振减振装置与所述从动侧部件一起通过第二铆钉安装于所述涡轮轮毂的所述法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铆钉配置于在所述涡轮轮毂的半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铆钉靠内侧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振减振装置具有将所述转动体保持为能够进行摆动运动的旋转体,
所述外壳将所述旋转体中的至少所述转动体进行摆动运动的区域覆盖成液密状态并且通过第三铆钉固定于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三铆钉位于在所述涡轮轮毂的半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铆钉靠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振减振装置具有将所述转动体保持为能够进行摆动运动的旋转体,
所述外壳将所述旋转体中的至少所述转动体进行摆动运动的区域覆盖成液密状态并且通过第三铆钉固定于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三铆钉位于在所述涡轮轮毂的半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铆钉靠外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铆钉具有贯通所述涡轮轮毂的轴部和位于所述轴部的端部且直径比该轴部的直径大的头部,
在所述涡轮轮毂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一侧形成有使所述头部埋入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的开口端侧配置有推力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扭振减振装置的变矩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有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端的盖板部件,
所述推力轴承以所述盖板部件承受推力载荷的方式沿着所述盖板部件的表面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4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骨架电子变压器
- 下一篇:酒店餐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