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112.8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佑;张堤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2C38/08;C22C38/12;C22C38/18;C22C38/22;C22C38/32;C22C38/40;C22C38/44;C22C38/5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张晶,王莹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火 脆性 优异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的高碳热轧钢板,具体涉及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采用了高碳钢的高碳热轧钢板作为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多种用途使用。
当采用高碳热轧钢板制造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时,制造出具有所要达到的厚度的热轧钢板,然后通过落料、弯曲、冲压加工等工序获得所需的形状,最终进行热处理以达到高硬度。
如上所述,用于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的高碳热轧钢板所要具备的特性中的一个特性可以举出优异的成型性。
确保优异的成型性的一种方法是确保优异的材质均匀性。
当高碳热轧钢板内的材质偏差大时,不仅在成型过程中配件的尺寸精度下降,而且加工过程中引发缺陷,最终热处理过程中也会导致不均匀的组织分布。
另一方面,改善高碳钢板的成型性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进行冷轧和退火时控制微细组织中的碳化物的大小和分布。
已公开的制造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现有技术的例子有通过控制退火条件,控制高碳退火钢板中的碳化物的平均大小或分布,以改善成型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或者,通过控制珠光体和碳化铁及铁酸盐的分率以及铁酸盐的晶粒大小,改善精冲加工性能或延伸凸缘性能等的成型性的方法(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等。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只是为了改善经过冷轧和退火的高碳退火钢板的成型性,并不是热轧钢板状态下的成型性相关的技术。而且,利用上述的现有技术制造的高碳热轧钢板,先加工成所需的部件形态,然后最终为了赋予高硬度而进行热处理时,由于发生由磷(P)晶界偏析或碳化铁的粗大化等导致的回火脆化,无法获得所需的抗张强度或韧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2005-344194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第2005-344196号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第2001-140037号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第2006-063394号
(专利文献5)韩国公开专利第2007-0068289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质均匀性及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及其制造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以重量%计,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进一步包含:从由Sn、B、Mo、Ni及Cr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总含量为0.0001~0.35%;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各成分的含量满足以下关系式(1),
[关系式1]
-3.1[Si]-10[P]-50[N]+172.4[Sn]+150[B]+0.4[Mo]+0.3[Ni]+0.1[Cr]+0.9≥0
其中,所述[Si]、[P]、[N]、[Sn]、[B]、[Mo]、[Ni]及[Cr]表示各成分含量的重量%。
所述高碳热轧钢的磷晶界偏析量优选为16.5atomic%以下。
优选地,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微细组织以面积分数计算,珠光体为90%以上,第二相小于10%。更为优选地,珠光体为95%以上,第二相为小于5%。
所述珠光体相优选形成平均大小为20μm以下的珠光体团(colony),该珠光体团是通过取向差为15度以上的倾角晶界来进行区分。
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最小硬度与最大硬度的硬度偏差优选为50HV以下,更优选为30HV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挡变速器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排气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