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筛查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2673.6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富;陈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陈瑛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脊髓 萎缩 致病 基因 携带者 试剂盒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筛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试剂盒及筛查方法,属于基因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每6000名新生儿中就会有1名患有此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的肌肉萎缩及肌无力。目前为止SMA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主要与疾病的类型有关,Ⅰ型患者一般生存期在2岁以内,Ⅱ型患者生存期在5岁以内,而Ⅲ型患者可存活至成人,其病情进展较慢,最终均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全身衰竭。
目前发现的与SMA相关的基因有2个,即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neuronalapoptosisinhibitoryprotein,NAIP)和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motoneuron,SMN)。NAIP基因定位于5q13区,67%的SMA患者发生此基因突变,相比之下正常人群中突变率仅2%。SMN基因也定位于5q13区,约98%以上的SMA患者发生此基因突变。5q13区存在2个SMN等位基因:SMN1和SMN2,只有SMN1基因的纯合缺失才会导致SMA,而SMN2基因的纯合缺失则出现在5%的正常人群中,因此作为基于人群范围的SMA致病基因筛查主要针对SMN1基因进行检测即可,也无需对SMN2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SMN1基因的缺失突变,可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最终导致肌无力、肌萎缩。如此高的携带率和发病率,而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此疾病的携带者的临床筛查。
人群中SMA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1/40~1/50。携带者本人不发病,但是可以传给下一代,其配偶如果也是基因携带者,则生育患儿的几率为1/4。通过对SMN1基因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可筛查出95%以上的携带者。如果孕妇为携带者,则需对丈夫进行该基因的检测,如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则后代患病概率为1/4,则需在妊娠时进行产前诊断。所以,通过检测SMA携带者并对其进行婚姻及生育指导,配合产前诊断,就可以从第一胎起防止重型患儿出生,这不仅降低了本病的发病率,而且防止了不良基因在群体中播散。
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SMA基因诊断方法主要有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性扩增技术(MLPA)等,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这些技术仅能定性的检测患者是否存在SMN1基因纯合缺失,不能区分SMN1致病基因携带者。而MLPA虽能够进行携带者检测,其技术成本高,仪器要求高,操作复杂,耗时长,不适合大规模的临床筛查。
虽然诸如CN103789440A、CN103614477A、CN104480206A等专利还提出了利用荧光PCR等技术检测脊髓性肌萎缩症相关基因突变的方案,但这些技术方案普遍存在准确性低,可靠性差,成本高而不利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筛查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试剂盒。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人群范围筛查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试剂盒包括:
以SMN1基因exon7为检测对象而设计的PCR扩增引物和第一Taqman探针,
以及,PCR反应试剂,包括聚合酶及缓冲溶液;
其中,所述PCR扩增引物具有:
SEQIDNo.1、SEQIDNo.2所示序列,
或者,相对于SEQIDNo.1、SEQIDNo.2的核酸序列有一个或多个碱基缺失、替代或插入且保留与SEQIDNo.1、SEQIDNo.2相同生物活性的核酸序列;
所述第一Taqman探针具有:
SEQIDNo.3所示序列;
或者,相对于SEQIDNo.3的核酸序列有一个或多个碱基缺失、替代或插入且保留与SEQIDNo.3相同生物活性的核酸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还包括以ALB基因exon12为检测对象而设计的内参引物和第二Taqman探针,所述内参引物具有SEQIDNo.4、SEQIDNo.5所示序列,所述第二Taqman探针具有SEQIDNo.6所示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还可以选择其他表达水平趋于相对稳定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对照基因,例如β-actin(β-肌动蛋白)、glyceraldehyde-3-phosphate(GAPDH,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ribosomalRNA(rRNA,核糖体核糖核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陈瑛,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陈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2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限位结构的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香树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