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9610.5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飞;邓宇;陈璐;贺静;郭旭晶;朱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05F17/00;C12R1/145;C12R1/11;C12R1/74;C12R1/6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肥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肥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Cytophaga fermentans ATCC 19072、Cellulomonas flavigena ATCC 482、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 ATCC 19171、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 ATCC 35413以菌体数目比3‑17:4‑25:5‑10:15‑28的比例接种于含纤维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2)将巨大芽孢杆菌ACCC 01742、热带假丝酵母 ACCC 20199、黄孢平革菌 ACCC 30530以以菌体数目比5‑14:15‑20:8‑20的比例混合接种于PDA培养基中进行培养;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培养物,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离心,去掉沉淀,取上清液,即得所述制肥剂。本发明还公布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制肥剂及其在制备食用菌堆肥的应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堆肥的肥效;经济环保,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菌渣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目前,利用食用菌菌渣进行制肥的研究很少,通常的研究仅仅是使其成为可用的肥料,肥效低,经济效果有限,环境污染大。
为了提高肥效,现有技术中常用到里氏木霉。然而,里氏木霉可以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对后续农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破坏土壤中的菌群平衡,引起环境问题。
因此,如何在提高制肥肥效的同时,避免产生环境问题和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肥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Cytophaga fermentans ATCC 19072、Cellulomonas flavigena ATCC 482、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 ATCC 19171、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 ATCC 35413以菌体数目比3-17:4-25:5-10:15-28的比例接种于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密封静置培养,培养温度为30-50℃,培养pH为3-10,培养5天;
2)将巨大芽孢杆菌ACCC 01742、热带假丝酵母 ACCC 20199、黄孢平革菌 ACCC30530以菌体数目比5-14:15-20:8-20的比例接种于PDA培养基中,静置培养,培养温度35℃,培养3天;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培养物,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离心,去掉沉淀,取上清液,即得所述制肥剂。
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摸索发现,仅仅利用Cytophaga fermentans ATCC 19072、Cellulomonas flavigena ATCC 482、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 ATCC 19171、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 ATCC 35413、巨大芽孢杆菌ACCC 01742、热带假丝酵母 ACCC20199、黄孢平革菌 ACCC 30530这七种菌种分别按照步骤1)和步骤2)所述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后,并只取培养物的上清液,便可对食用菌菌渣进行高效的制肥。
依据一般理解,里氏木霉对于提高食用菌菌渣的肥效是较为重要的,为了破除里氏木霉对作物生长的后续影响,研究者常常利用一些抑制里氏木霉生长的方法,控制其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发明人惊奇的发现,在未添加里氏木霉、Clostridium termitidis(ATCC 51846,DSM 5398)及Clostridium cellobioparum(ATCC 15832,DSM 1351)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制得的制肥剂仍具有十分优秀的提高肥效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未经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9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