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分离出中药材中大分子与小分子活性成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1002.1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华;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善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36/4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分离 中药材 大分子 分子 活性 成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活性成分分离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分离出中药材中大分子与小分子活性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中药材中所含丰富的功效成分,其中按分子量划分可以分为大分子活性成分与小分子活性成分两类。由于传统对于中药材的提取过程中往往只能做到对其中一类成份的提取而往往忽略了对另一类成份的提取,从而造成了中药材提取物的功效有所减弱,以及功效成分含量偏低等问题。
中国专利CN 104224870 A公布了一种中药材药用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设备,其中的提取方法是将中药饮片装入网袋,使装有中药饮片的网袋在溶媒中与溶媒形成相对运动,溶媒与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例为3-8∶1,提取温度在室温至沸点之间,网袋相对溶媒的运动速度为20-60米/分钟,提取时间20-200分钟。提取设备包括盛装溶媒的箱体,箱体中的滚筒,装入滚筒内的装中药饮片的网袋,箱体上的溶媒加入接口,溶媒排出口、控制装置。浸泡、提取、固液分离、药渣离心干燥连续一次完成,消除药渣对环境的污染、缩短了药物制备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对产成品的质量监控,满足新药研究和中药生产工艺标准化验证的需要。但是其对于大分子活性成分与小分子活性成分也不能一次性分离纯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一次性分离出中药材中大分子与小分子活性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次性分离出中药材中大分子与小分子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材粉碎,使得粒径达40-60目筛;
(2)粉碎后的中药材加入去离子水分次进行提取,合并提取液;
(3)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得澄清液;
(4)将澄清液先置入膜分离设备中,用超滤膜进行分子量截流,分子量较大的残留液进行干燥,得到大分子活性成分,分子量较小的透出液备用;
(5)将透出液置入装有吸附树脂的层析柱进行吸附,等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按20-80%不同含量的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6)将不同含量的洗脱液分别进行浓缩干燥,得到不同小分子活性成分。
步骤(2)中,去离子水的总用量为中药材重量的6~8倍。
步骤(3)中,高速离心的转速为8000-10000rpm。
步骤(4)中,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0-5000。
步骤(5)所述的吸附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或聚酰胺树脂。
所述的大分子活性成分包括多糖与糖蛋白。
所述的小分子活性成分包括黄酮或皂甙。
所述的中药材包括麦冬与绞股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膜分离法与吸附树脂法两类中药材提取纯化方法相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一条流水线分离纯化得到一系列高含量的有效成分的目的。同时本发明方法对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膜分离法作为以分子量大小来筛选纯化有效成份,在中药材提取中并不常见(多为过滤澄清使用,其本质为微孔滤膜),而本发明采用膜分离法进行分离,分离效果好。
(2)本发明将膜分离方法与树脂吸附方法结合,可将同一批中药材各个有效部位一次性分离,且分离物纯度更高,且生产流水线效率更高,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3)本发明方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将大、小分子内不同化学结构的成分更有效的细分纯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针对中药材麦冬的有效成分的提取
将麦冬粉碎达40目筛,加入8倍量去离子水,提取2-3小时,重复2次,合并提取液,高速离心得到澄清液。将澄清液置入膜分离设备中,用3000分子量膜进行截流。将残留液干燥,得到大分子物质I。将透出液置入吸附树脂层析柱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后,用50%、70%的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浓缩干燥后得到小分子物质Ⅱ,小分子物质Ⅲ。
经分析检测表明,大分子物质Ⅰ为含量大于60%的多糖类成份,小分子物质Ⅱ为含量大于70%的黄酮类成份,小分子物质Ⅲ为含量大于50%的皂甙类成份。
实施例2
针对中药材绞股蓝的有效成分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善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善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1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心绞痛的中药方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肺癌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