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2877.7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晓刚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肥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种植大棚的用户而言,如何施肥、施用何种肥料是至关重要的。底施型肥料是最常用的肥料中的一种,其施肥时机是在植物种植初期施用,目的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并起到防治病虫害,克服土壤酸化、板结、作物重茬障碍,使植物增产等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需求,又能保护植物的根不受损伤、健康生长的一种微生物肥料。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废渣20~30份、草酸8~15份、甲壳素3~5份、下鱼料5~8份、凹凸棒土5~10份、煤粉5~10份、干燥后的动物粪便3~8份、碳酸钙5~8份、增效剂4~6份、壳聚糖5~10份、腐殖酸磷铵3~8份、木霉菌5~8份、嗜酸乳杆菌2~5份、地衣芽孢杆菌5~8份、枯草芽孢杆菌2~4份。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废渣为中药渣、糖渣或糠渣。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糠渣为花生、稻、大豆和谷子脱落的壳或皮。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下鱼料为鱼肠、鱼鳃、鱼鳞、鱼鳍、鱼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增效剂为聚天冬氨酸、增效砜、邻硝基苯酚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发酵:按比例将废渣、草酸、甲壳素、凹凸棒土、下鱼料、煤粉、干燥后的动物粪便混合均匀后,然后再按比例加入木霉菌、嗜酸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完全溶解上述物质后至于发酵池中,上部盖上薄膜,进行3~5天的预发酵;
(2)制备熟化有机粉:将薄膜揭开后进行充分搅拌,让混合物接触氧气,然后逐渐降温,从常温升高至40℃,保持2~3天,然后再逐渐升温至60℃,保持3~4天,然后再逐渐降温至常温,保持5~7天,直至有机料成熟熟化,熟化后烘干,粉碎至60目后,得到熟化有机粉,待用;
(3)将碳酸钙、增效剂、壳聚糖、腐殖酸磷铵按照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加入适量水进行溶解,边加水边搅拌,搅拌至完全溶解,待用;
(4)制备微生物肥料:将步骤(2)和步骤(3)的待用混合物进行混合后,先后经过烘干、造粒、包装即可得到微生物肥料。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0~80℃。
本发明选用的废渣、草酸、甲壳素、凹凸棒土、下鱼料、煤粉、干燥后的动物粪便、木霉菌、嗜酸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碳酸钙、增效剂、壳聚糖、腐殖酸磷铵均可在市场上采购而得。
本发明加入的其中一些原料的机理作用:
木霉菌(Trichoderma sp.),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广泛存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壤中,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大多数木霉菌可产生多种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昆虫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细胞壁降解酶类和次级代谢产物,并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因此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由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对环境较为友好的生物农药木霉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木霉菌通过营养竞争、微寄生、细胞壁分解酵素、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机制,对于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在苗床使用木霉菌剂,可提高育苗与移植的成活率,保持秧苗健壮生长。也可用于防治灰霉病。在配方中的作用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增效剂本身无生物活性,与肥料混用对肥料具有缓释或提高利用率或者促进作物吸收肥水的作用,肥料高效增效剂促进作物更快更好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在配方中的作用为:增长本产品的肥效时间。
壳聚糖是天然的植物营养促长剂——叶面肥的原料,由壳聚糖复配而成的叶面肥,既能给植物杀虫,抗病,起到肥料的作用,又能分解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及微量金属元素。在配方中的作用为:将下鱼料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素,增强植物免疫力,促进植物的健康。
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具有高负载量及生理活性。在配方中的作用为:增强植物抗涝性;缓释肥料,改善化肥利用;强化植物根系的附着力和快速吸收能力;加速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2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虫分离系统
- 下一篇:生活垃圾分选污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