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量去乙酰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09912.1 申请日: 2015-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4910294B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段金友;张武霞;李鹏;王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8B37/08 分类号: C08B37/08;A61P37/00
代理公司: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51216 代理人: 芶忠义
地址: 7121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子量 乙酰化 透明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多糖修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量去乙酰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多糖是由单糖连接而成的多聚物,人们对多糖的初始研究可追溯到1936年Shear对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发现。至50年代,陆续发现一些真菌多糖和高等植物多糖具有明显的抑瘤活性。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和介导了细胞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特别是免疫功能的调节。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通过β-1,4和β-1,3交替连接而成的酸性多糖,是构成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细胞间的填充物,对于皮肤的形态、结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5~107。1934年Meyer和Palmer从牛眼玻璃体中首次分离出透明质酸,这是个以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酸为最小单位的粘性多糖、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水晶体,关节液、脐带儿中。在非哺乳动物中主要存在于公鸡的鸡冠,鱼皮、蚕的胃腔壁和连锁球菌的夹膜中。由于透明质酸具有保湿、修护、营养等作用,对皮肤有良好的亲合性且使用安全,其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有广泛而独特的应用价值。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透明质酸大量存在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及真皮层中,在老年人体内经特有的去乙酰化酶脱乙酰化修饰后,实际上形成了去乙酰化透明质酸两性离子多糖,其与两性离子多糖,PSA和SP1有着类似的。同时发现,与青年人相比,老龄人体内存在更多的调节性T细胞,其在阻止老龄化过程中因细胞碎屑累积而诱发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不清楚老龄人体内特有的这种内源性两性离子多糖是否与该年龄群体富含调节性T细胞现象有关。

现有的透明质酸的去乙酰化的方法包括氢氧化钠去乙酰化以及水合肼去乙酰化的,通过实验证明,氢氧化钠的方法由于碱性太强,高浓度的氢氧化钠同意造成糖苷键的急剧断裂,无法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而低浓度的氢氧化钠又无法取得很好的去乙酰化效果,同样,水合肼的去乙酰化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无法得到高去乙酰化高分子量的两性离子化透明质酸。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克服这一难题。并将其应用于免疫治疗,实验显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透明质酸去乙酰化技术手段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有效的高分子量去乙酰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该两性离子多糖具有激活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以及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分子量去乙酰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水肼的制备

在30mL一水合肼中加入12g氢氧化钾,4℃过夜,取上清,加入12g氢氧化钠,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2h,收集蒸馏液,得到无水肼;

2)将透明质酸用含无水肼溶解,脱氧氮气保护后在60℃反应72h;

3)反应产物用冷乙醇沉淀,沉淀溶于浓度5%的冰乙酸中,加入浓度为5g/L的碘酸,4℃放置2h;

4)利用浓度2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透析,冻干,得到最终高分子量两性离子透明质酸多糖。

本发明步骤(1)中所得无水肼的纯度为90~94%。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的无水肼含有重量质量浓度1%的硫酸联氨。

本发明步骤(3)中过量的碘酸通过加入浓度57%氢碘酸,通过乙醚萃取去掉生成的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上述所得高分子量去乙酰化透明质酸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疾病或急性感染。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医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冻干粉针剂或注射液。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高分子量去乙酰化透明质酸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溶剂、表明活性剂、香味剂、防腐剂、润滑剂、甜味剂或色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9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