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限空间内无人机全景拍摄云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9939.0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1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闫宇;邵浩然;柴亚隆;周成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限 空间 无人机 全景 拍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遗产数字化、无人机云台设计及全景摄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60度全景摄影是指相机于固定点旋转拍摄周边360*180度(水平360度,竖直180度)景物全景照片,照片经全景软件处理后,观看者能够以人机互动方式旋转操作,通过改变观看角度(方向),产生可四周观望、身处其境的感觉。
全景拍摄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类型。和水平移动相比,在高处拍摄视野更开阔,能够看到更多的景物。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机已经被用来拍摄空中全景图像。
无人直升机最常见的拍摄方式主要是下置云台,安装单相机,依靠直升机绕自身悬停中心旋转的能力连续旋转拍摄,类似于地面三脚架全景拍摄方法。但直升机全景拍摄存在局限性,即相机不能自由上仰拍摄,因为会受到直升机主旋翼的严重遮挡,旋翼进入视野会造成拍摄领域所谓的“穿帮”问题,因此,一般可看到的最大上仰角仅为10-25度,大于这一角度的天空为拍摄盲区,主要依靠计算机后期处理,利用另购的天空图片填充全景图片的上空盲区部分,并抹在略微上仰拍摄中偶尔出现的直升机机身痕迹。由于天空细节变化较少,因此易于替换且不易察觉,只要直升机距离周边地物远,或者具有相对的高度优势,则这种方法亦可行。从201110392818.9号专利《基于无人直升机航拍的360度空中全景互动漫游系统的制作方法》同样可以看出直升机适合于下俯拍摄。即使使用多相机组合而成的全景拍摄装置,直升机主旋翼的遮挡仍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空中360度全景照片拍摄装置》(201320135877.2)专利申请书提出了使用多个相机组成无盲区全景拍摄球状装置,并将其安装到无人直升机上拍摄空中全景。由于机身、旋翼的遮挡,必然存在拍摄盲区。因此此种拍摄球形装置一般只适用于地面三脚架或者车顶支架等其他遮挡不严重的场合。
但在建筑、文化遗产、考古等领域拍摄全景漫游成果的时候,经常需要近距离拍摄对象以表现细节,且周边大多还有更高的建筑、山体、悬崖,例如拍摄建筑梁柱上雕刻、彩绘、悬崖上的岩画、佛教寺庙的洞窟等。此时周围环境中具有高度优势的地物必然进入全景画面的上半部分。旋翼图像与被摄对象图像重叠在一起,再难于使用前述的后期天空图像替换修补的方法来获得无上仰盲区的完整全景图像。
多旋翼机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依照旋翼数量和布局,它可以分为如图1的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共同点,也即多旋翼机与直升机相比的特征在于多旋翼机的旋翼数量增加、单个桨叶尺度缩小、旋转轴从中间位置转变为向四周分散布局。因为多旋翼机的这一特点,相机等任务荷载的安放就变得更为灵活自由,不仅在旋翼或机身下方向下拍摄,还可以在旋翼之间与其同高,水平向前拍摄,也可以在机身骨架的上方,高于旋翼的旋转平面向上拍摄。
在201210377100.7号专利《基于正多面体的360度无盲区全景视频拍摄设备》和201320135877.2号《空中360度全景照片拍摄装置》中可以看出多个相机一起触发,能同时拍摄获得各角度覆盖的全景图像。
那么是否可以将相机分为上下两组,在多旋翼机上下侧分别直接安装两组相机拍摄,得到无遮挡的全景图像呢?这样做的条件是相机必须远离机身安装才能避开旋翼遮挡,但这样会造成多个问题:
(a)下侧相机位置最低,降落时会先撞击到地面。
(b)上、下侧相机之间位置差别过大,近距离拍摄的情况下,这一差别会导致上下图像之间难于准确拼接,《一种系留气艇地空全景摄像与成像装置》(02294802.3)提出的上下无盲区全景拍摄方案是在飞艇的内部安装一个竖管,上下两端分别放置相机。但飞艇自身高度3-5米,相机上下位置差别过大,不易拼接成功,因此该方案仅适用于大气物理领域,绝对不适合洞窟等遗产细节拍摄。在多旋翼机上,即使上下相机之间距离缩小到几十公分,但由于物距可能仅有几米,也会影响图像拼接成功率,因此对于遗产有限空间拍摄,这一高低差别仍不可忽略。
(c)相机数量多,在相同成像质量的条件下,整体设备购买成本高、重量大,相同大小的旋翼机滞空时间缩短。
为了避免旋翼对镜头的遮挡,DJI公司研发了悬臂可升降的Inspire多旋翼机。悬臂升起时下置摄像头可不受遮挡地略上仰拍摄,悬臂下降时用于保护摄像头不会因降落而撞击地面。该方案并非为了全景拍摄,而主要针对视频拍摄,因此未设置上仰相机。即使安装上侧相机,该方案用于全景拍摄仍存在如下缺点:
(a)构造复杂,只能适用于“工”字形平面的多旋翼机。目前绝大多数多旋翼机都无法利用这一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