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氏剂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51110.X 申请日: 2015-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4829421B 公开(公告)日: 2017-01-18
发明(设计)人: 李国兵;全灿;戴新华;苏福海;孙红亮;司荣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3/46 分类号: C07C23/46;C07C17/38;C07C17/383;C07C17/389;C07C17/392
代理公司: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7 代理人: 谢蓉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艾氏剂 标准 物质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采用真空精馏、活性炭脱色以及溶剂结晶方法进行精制纯化,制备艾氏剂标准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艾氏剂是一种在农业上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的有机氯杀虫剂,其中化学名为:六氯-六氢-二甲撑萘;分子式为:C12H8Cl6;分子量为364.93。艾氏剂纯品为白色无臭结晶,熔点为104-104.5℃,艾氏剂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正丁醇和戊烷,易溶于丙酮、丁酮、四氯化碳、苯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艾氏剂在1970年之前被广泛使用作为种子和土壤的杀虫剂,像一般的多氯联苯杀虫剂一样,艾氏剂具有很强的亲脂性,由于艾氏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导致艾氏剂在环境中能停留很长时间,在土壤中随着残留期的增长产生严重积累。艾氏剂毒性大,吸入该品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会发生肺水肿、肝肾功能异常等症状。艾氏剂属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决定禁止或限制使用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目前国际上已经被禁用和生产。

迄今为止,对于艾氏剂的合成及生产方法中外文献均有报道,但尚无文献涉及到高纯度艾氏剂的制备以及纯化。US2635977报道了艾氏剂制备技术,该方法以六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为原料,反应合成艾氏剂,然后通过真空简单蒸馏脱除六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等易挥发组分以及重组分,然后通过溶剂结晶方法对真空精馏所得产品进行一次精制提纯,其中溶剂采用甲醇与丙酮混合溶剂。该方法所得产品的纯度未知,并且未经脱色过程,最终产品达不到标准品所需的高纯要求。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昆虫研究所(“狄氏剂、艾氏剂、氯丹、七氯化茚、氯啶初步总结报告—环戊二烯系农药研究(Ⅰ)”,农药,1959(12):1-16)对艾氏剂的制备进行研究,同样采用六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为原料进行反应合成艾氏剂,然后采用简单蒸馏得到艾氏剂粗品,再以甲醇或丙酮溶剂对粗品进行洗涤,得到艾氏剂固体产品,产品经过元素分析推断该产品为艾氏剂,但是未报道该方法制备出的艾氏剂产品纯度。

艾氏剂作为一种高毒性的有机氯农药,虽然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因化学性质稳定,易在生物体内蓄积,不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具有生物积累性,为环境持久性污染物之一,对土壤、水质具有长期的潜在影响。艾氏剂的残留问题一直困扰着食品的食用安全,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目前我国主要贸易国家对食品中艾氏剂的残留均有一定的限量要求(见表1)。

表1食品中艾氏剂残留限量标准

无论是对进出口食品艾氏剂残留的定量检测,还是对土壤、水质的艾氏剂定量监测,基本上都是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因此想要得到准确、可靠的鉴定结论,必须使用艾氏剂标准物质。另外,为了确保分析测试结果具有科学的溯源性和相应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在进行分析测试之前,应当采用艾氏剂标准物质对相应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确认。此外,艾氏剂标准物质在建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实验室间量值比对等方面,也有十分必需的。

标准物质通常要求高纯度,其组成与化学式高度一致并且化学稳定。由于对标准物质的这种严格要求,标准物质的制备一般需要在高度受控的条件下制备,以达到高纯度要求。因此标准物质的制备比常规分析化学试剂往往要复杂很多,同时制造成本也比较高。

目前国内由于环境监测和食品监测的需求,对艾氏剂标准物质的需求日益迫切。现阶段,国内还没有研究机构能够提供艾氏剂标准物质,进口国外生产的艾氏剂标准物质存在费用昂贵、手续繁琐、到货周期长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纯度艾氏剂的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艾氏剂制备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纯度艾氏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获得纯度高达99.0%以上的艾氏剂,克服现有艾氏剂制备纯化工艺中纯度不足的缺陷。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艾氏剂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艾氏剂初产品(粗品)经过如下精制步骤:(1)真空精馏、(2)活性炭脱色、和(3)溶剂结晶步骤,最后制备得到所述艾氏剂标准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1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