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转矩限制中信号为原点信号的回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6218.X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德思;陈天虎;董波;朱阁州;田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9 | 分类号: | G05B19/19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袁媛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矩 限制 信号 原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控机床中回机械原点的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用转矩限制中信号为原点信号的回零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原点是数控机床所有坐标系的基准点,机械原点的稳定性是数控机床极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稳定加工精度的基本保证。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回机械原点不精确,造成加工的不精确比比皆是。
在CNC或PLC控制的伺服系统中,一般的回零方法是利用近原点减速开关和伺服Z相信号相结合的回零方式,然而运用该回零方式时,Z相位置很容易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机械原点位置改变。事实上,造成Z相位置改变的因素很多,如近原点开关更换或人为的调整它的位置而造成近原点开关位置移动、伺服电机和它驱动的运动机构位置发生相对改变等。Z相位置改变导致机械原点位置改变时,对于精密的机床来说就要重新调整铣刀、修改相对原点的位置或修改加工程序,操作起来不仅费事费力,而且精度也不能保证和调整之前的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省时省力、精度高的用转矩限制中信号为原点信号的回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扭矩限制中信号为原点信号的回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设定限制扭矩:在伺服系统中设定限制扭矩;
②运动机构限位:运动机构完成规定动作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系统驱动运动机构直接移动至死限位块位置,并顶到死限位块,所述死限位块的位置是固定的;
③扭矩输出比较:伺服系统不断输出扭矩,且与设定的限制扭矩比较,直到达到设定的限制扭矩;
④伺服系统输出信号:当输出扭矩达到设定的限制扭矩时,伺服系统输出扭矩限制中信号给控制器;
⑤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器接到扭矩限制中信号后,先输出一个信号清零信号给伺服系统,再输出一个零位偏移信号给伺服系统;
⑥脉冲信号清除:伺服系统收到信号清零信号后,清除伺服系统上没走完的脉冲信号;
⑦移至原点:伺服系统收到零位偏移信号后,根据零位偏移信号设定的偏移距离,驱动运动机构往回原点相反的方向移动设定的偏移距离,从而完成回零过程。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CNC控制器或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用转矩限制中信号为原点信号的回零方法,死限位块的位置是固定的,控制器控制伺服系统驱动运动机构直接移动至死限位块位置,并顶到死限位块,通过扭矩的输出和比较,伺服系统输出扭矩限制中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间接控制运动机构往回原点相反的方向移动设定的偏移距离,此时的偏移位置即为机械原点,从而完成回零过程。在本发明中,无论是近原点开关位置移动,还是伺服电机和它驱动的运动机构位置发生相对改变,机械原点的位置不会改变,也就不需要进行重新调整铣刀、修改相对原点的位置或修改加工程序等操作,使用上省时省力,对于精密的机床来说还能保证精度,过程简单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于在数控机床设备中广泛推广。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扭矩限制中信号为原点信号的回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定限制扭矩:在伺服系统中设定限制扭矩;
第二步,运动机构限位:运动机构完成规定动作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系统驱动运动机构低速、直接移动至死限位块位置,并顶到死限位块,所述死限位块的位置是固定的;
第三步,扭矩输出比较:伺服系统不断输出扭矩,且与设定的限制扭矩比较,直到达到设定的限制扭矩;
第四步,伺服系统输出信号:当输出扭矩达到设定的限制扭矩时,伺服系统输出扭矩限制中信号给控制器;
第五步,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器接到扭矩限制中信号后,先输出一个信号清零信号给伺服系统,再输出一个零位偏移信号给伺服系统;
第六步,脉冲信号清除:伺服系统收到信号清零信号后,清除伺服系统上没走完的脉冲信号;
第七步,移动设定的偏移距离:伺服系统收到零位偏移信号后,根据零位偏移信号设定的偏移距离,驱动运动机构往回原点相反的方向移动设定的偏移距离,从而完成回零过程。
所述控制器为CNC控制器或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6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估算机床体对角线精度的方法
- 下一篇:节水灌溉智能井房信息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