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榆黄蘑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1827.6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韦孟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榆黄蘑 培养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榆黄蘑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状,直径3—10 厘米,菌肉白色,柄偏生,菌盖鲜黄、油亮,优美喜人,榆黄蘑既具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
目前,榆黄蘑人工栽培有生料、发酵料和熟料三种形式,由于其抗杂能力强,菌丝生长发育快,我国大多采用生料和发酵料栽培。现有的榆黄蘑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近年来棉籽壳价格不断上涨,使榆黄蘑种植者的成本增加,严重挫伤了种植者的种植热情;寻找廉价的替代品,才能保证榆黄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是种桑养蚕的最大省份之一,桑枝杆每年都有几十万吨,而且养的蚕拉出的蚕粪也有几吨;据测定,桑枝杆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粗蛋白5.84%,木质素18.2%,纤维素51.5%,灰分1.6%等,非常适合作为榆黄蘑的生产原料;且桑枝杆的成本比棉籽壳低,用桑枝杆作为榆黄蘑的生产原料将成为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的榆黄蘑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桑枝杆150份~180份,蚕沙20~30份,玉米芯20~30份,生石灰10~20份,黄花蒿残渣粉20~30份,石膏2~5份,水250份~280份;
其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将桑枝杆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粉碎后的桑枝杆粉与玉米芯粉、黄花蒿残渣粉混合,加水搅拌;
步骤二、将蚕沙进行腐熟;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得物与步骤二所得物混合均匀,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搅拌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培养基进行建堆,堆高1米~1.2米,宽1.2~1.5米,然后将堆的表面压实,然后用木棒在堆上均匀的打通气孔;
步骤五、测量堆内20厘米处温度升至60℃~7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培养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0℃以上时,保温1~2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发酵结束。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步骤四中,所述木棒的直径为1cm。
本发明所述的黄花蒿,是我国传统药用蒿属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青蒿,具有清热解暑、杀菌、杀虫、截虐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抗疟药青蒿素和挥发油等。用于青蒿素提取的是黄花蒿枝、叶子。黄花蒿枝、叶子中青蒿素含量约1.0%左右,工业提取率约90%,提取后黄花蒿残渣纤维占85%以上,粗蛋白不少于8%,能做为纤维食物;药效成分除残留青蒿素外,还含有丰富的黄酮成分,及其他水溶性中药成分,能解暑、杀菌、杀虫、截虐等。另外,黄花蒿是广西重要中药资源,每年青蒿素提取产量占全国青蒿素产量的1/3以上,这对于青蒿素年产量50吨的企业来说,黄花蒿残渣近6000吨,如果这部分资源仅简单作为煤替代物烧掉,确属可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的方法所采用的培养基原料中以桑枝杆为主料,桑枝杆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培养出来的榆黄蘑营养价值与棉籽壳培养出来的榆黄蘑营养价值一样。
2、由于本发明说采用的培养基中还添加有以黄花蒿提取青蒿素后的残渣,该残渣除残留青蒿素外,还含有丰富的黄酮成分,及其他水溶性中药成分,使栽培出来的榆黄蘑能解暑、杀菌、杀虫、截虐等功效,且本发明充分利用黄花蒿残渣粉,实现了资源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榆黄蘑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培养基的制备: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培养基:
桑枝杆150份,蚕沙30份,玉米芯20份,生石灰10份,黄花蒿残渣粉30份,石膏5份,水250份,
制备步骤为:步骤一、将桑枝杆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粉碎后的桑枝杆粉与玉米芯粉、黄花蒿残渣粉混合,加水搅拌;步骤二、将蚕沙进行腐熟;步骤三、将步骤一所得物与步骤二所得物混合均匀,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搅拌均匀;
B、将A步骤所得的培养基进行建堆,堆高1米,宽1.2米,然后将堆的表面压实,然后用木棒在堆上均匀的打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芹菜专用叶面肥
- 下一篇:一种缓释增效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