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烧录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5287.2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2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弘(东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烧录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多的引脚、更低的操作电压的IC芯片被生产出来,对于半导体产业快速而巨大的改变,人们除了随时吸收新讯息,研发出更好的产品,生产更多更有价值的商品外,还要选择的性能更好的程序烧录器。
所谓程序烧录器实际上是一个把可编程的集成电路写入数据的工具,程序烧录器主要用于单片机(含嵌入式)、存储器 (含 BIOS) 之类的芯片的编程(或称刷写)。程序烧录器的样式多种多样,程序烧录器在功能上可分万用型烧录器、量产型烧录器、专用型烧录器。程序烧录器按使用的需求,可以分为研发用和量产用两大类型。现有的各种程序烧录设备往往只是通过普通的烧录处理后,再将芯片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其烧录的结果,而对于量产中大量的PCB板均采用在板烧录,则往往需要另行增加检测的工序;这种增加检测工序的方法往往效率较低,有鉴于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自动化烧录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烧录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自动化烧录系统能够整合烧录设备,从而实现自动化烧录和检测,具有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一种自动化烧录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还包括烧录模块、进料控制模块、卸料控制模块及其回收控制模块,所述烧录模块用于对电路板进行烧录,然后检测烧录的结果并将结果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进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路板从进料通道进料;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烧录成功的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发出指令给卸料控制模块卸出电路板;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烧录失败的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发出指令给回收控制模块将电路板进行回收。
优选的是,所述进料通道包括存储区和待料区,所述存储区的电路板通过进料控制模块控制进入待料区,所述待料区的电路板通过进料控制模块控制进入烧录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烧录是指烧录器检测,所述烧录器从电路板中读取烧录数据,然后将烧录数据与烧录器中存储的数据对比,如果烧录数据与存储的数据相同,则烧录成功;如果烧录数据与存储的数据不同,则烧录失败。
优选的是,当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烧录成功的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发出卸料指令给所述卸料控制模块,所述卸料控制模块执行卸料指令将电路板卸出。
优选的是,当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烧录失败的信号后,中央控制模块发出回收指令给所述回收控制模块,所述回收控制模块执行回收指令将电路板进行回收。
优选的是,所述电路板具有识别码,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用于存储每片电路板生产工序记录的数据库,所述进料控制模块设置有用于获取电路板的识别码的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将获取的识别码通过进料控制模块反馈至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将识别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生产工序记录进行对比。
优选的是,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烧录成功的信号时,在数据库中,对该电路板对应的生产工序记录进行记载更新;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烧录失败的信号时,在数据库中,对该电路板对应的生产工序记录进行冻结锁定。
优选的是,所述电路板的识别码为条形码、二微码或数字编码。
一种自动化烧录控制方法,其利用控制系统先获取电路板的识别码,然后将获取到的识别码与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检验,如检验到该识别码的上一工序记录为空时,则反馈该电路板工序异常;如检验到该识别码的上一工序记录与该识别码相同,则反馈该电路板工序正常,然后利用烧录装置对该电路板进行烧录。
进一步的,烧录完成后,对烧录的结果进行测试,当测试结果为烧录失败时,对该电路板对应的生产工序记录进行冻结锁定;当测试结果为烧录成功时,在数据库中,对该电路板对应的生产工序记录进行记载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弘(东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弘(东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