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12206.5 | 申请日: | 2015-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超;汪振兴;孟胥里;李荫荣;王春芝;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50 | 分类号: | H01H1/50;H01H1/06;H01H3/38;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负极 回路 控制 开关 以及 | ||
1.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所述压杆外的压簧,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所述隔板隔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形成电流的通路,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阶梯面抵靠,所述阶梯面为所述压杆的大端与小端的相接面,连接于所述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所述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所述翘曲部翘向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所述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第四板、连接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的第五板,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五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的两端;所述第一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围成的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五板围成的空间,所述隔板形成于所述第二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触点的压脚,所述压脚压接固定所述线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大端设于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压杆的转动行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压杆的方形端,和设于所述第一板的方形孔,所述方形端嵌装于所述方形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所述线束的线束固定部,所述线束通过所述线束固定部固定于车体钣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设于车体钣金的扎带,所述线束穿过所述扎带并固定于车体钣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固接于车体钣金的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套装于所述线束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车体钣金均设有螺纹孔,螺钉与两所述螺纹孔螺接并固定。
10.一种汽车,包括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22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